物件:伴随次旺30多年的贝壳棋
提供者:次旺
西藏特色——贝壳棋
贝壳棋是流行在大街小巷里的全民游戏。
儿时便开始下的贝壳棋
次旺小时候,正是林周农场最热闹的日子,当地群众和援藏的工作人员一起投入到集体劳动之中,偶有闲暇时候,由于缺乏娱乐活动,除了歌舞与篝火助乐之外,就只剩下了贝壳棋这一种娱乐方式了。
次旺当时才几岁,但是也参加了劳动,他跟其他的小孩子,在不劳动的时候,除了结伴玩耍之外,剩下的时间也就是依偎在大人们的身旁,看他们玩棋,不知不觉中也就学会了。
贝壳棋的起源十分古老,传说在很久以前,贝壳作为藏民族的货币存在过一段日子。年轻的青藏高原上,砾石卵石随处可见,曾经生活在海洋里的各种生物遗骸也没有变为化石,人们对于这种埋藏于泥土之中的奇特贝类非常好奇,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再大的纳木错里,也找不出这么奇特而漂亮的贝壳。
于是,他们将之收集起来,作为货币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贝壳货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并未就此离开人们的生活,而是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饰品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人们贴身携带的包,还是鼻烟壶,亦或是官方使用的信筒,上面都被镶嵌了许多贝壳,跟红宝石绿松石蜜蜡等一起,成为有钱人家最时尚的装饰品。
次旺说不清楚贝壳棋到底存在了多久,只知道从他能记事以来,这种以贝壳为输赢的游戏就广泛流行于他所知道的所有地方。在学会了玩法之后,次旺开始迫切地想拥有一副自己的贝壳棋,村里的伙伴们都没有,如果次旺能拿出这么一套贝壳棋出来,无疑会非常“拉风”。
想法设法做贝壳棋
次旺不记得自己为这个磨了多久,由于当时次旺的弟弟还没有出生,次旺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平时比较受宠,但是他的爸爸仍然没有答应给他也置办一副贝壳棋。眼看求讨是没有希望的了,次旺开始动其他的脑筋。
次旺还清楚地记得,那几天正是青稞收割的日子,爸爸妈妈都去农场里面帮忙了,他作为家里的男丁,虽然年纪小,但是也要去地里捡拾青稞穗。由于不需要跟着爸妈一起,在这个没人管的时刻,次旺缠着在家里的奶奶,把羊皮包要了过来,说是要去装青稞,他奶奶没多想,就直接同意了。
其实次旺根本没有想要用羊皮包去装青稞,他看上了羊皮包上和背带上面镶嵌的一长串贝壳!
但是直接弄下来,小次旺不敢,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拿到贝壳的那天,他也没跟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去拾青稞穗,而是翻了几座山头到前几天已经收割完毕的农田里,然后把包垫在屁股下面坐着不停地从山上往下滑,来回好几趟,衣服都差点磨破了,结实的羊皮包才磨出来一个小洞。
小次旺拿着破包跑回家给奶奶看,说包坏了,想把贝壳抠下来。次旺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他奶奶的反应,当时也没有把包拆掉。
后来次旺回忆,按照正常情况,他的奶奶应该说,把包缝一下,可以继续用。但结果是,他爸爸回来不久,农活忙完之后,就把羊皮包上面的贝壳全部拆了下来,交给了次旺,然后去做了一个简陋的木碗,用来装贝壳,次旺从此成为同龄人中第一个拥有自己贝壳棋的人。
3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木碗早已经破掉,换成了现在这个好看的木碗。当时用羊皮包的材料缝的圆盘,现在也略显陈旧。
现在,这副贝壳棋仍然被摆放在次旺家的窗台上,不忙的时候,次旺会邀约上一起长大的朋友们到家里面来,在可以晒到太阳的屋檐下,玩上几局。
物语:次旺今年42岁,这副贝壳棋伴随了他30多年时光。次旺家住在离拉萨不远的林周县,对于这副贝壳棋的来历,他还有一些隐隐约约的记忆。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