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格萨尔》史诗部本中《岭国歌舞》是重要的一部,主要讲述了岭国地区的一次乐舞娱乐盛会,也是唯一一部叙述歌舞艺术的部本。本文结合藏族传统歌舞形式,分析了舞台场地的安排、祭祀舞神、多姿多彩的乐舞形式、丰富的曲调等内容。
【关键词】《格萨尔》;《岭国歌舞》;乐舞;文化
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乐舞文化。据藏族历史记载,藏王松赞干布为了迎接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曾专门派遣乐舞队迎亲。当时举行的庆祝会上“戴面具,歌舞相契,或墀犀牛,或狮虎,或执鼓跳舞,依次献艺,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铙钹,管弦诸乐……'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藏族的乐舞很丰富。这是目前看到的吐蕃时期有关乐舞表演的最早记载。公元八世纪时期问世的著名学者巴色朗的《巴协》中曾记载: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桑耶寺的建筑竣工后举行了大型的歌舞表演和角力比赛,从此藏族地区流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和乐舞文化,并得到广泛传播。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部本《岭国歌舞》文本中叙述了藏族原始部落时期的乐舞文化,在《格萨尔》史诗《岭国歌舞》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原始版本,由藏族学者金迈和角巴东主整理,1993年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此部本分四个章节纳入了不同版本的四个内容,分别是《岭国歌舞》、《英雄扎赞塔幽》、《阿色盔甲宗》、《安定三界》等四个章节。此文本产生的地区和时期不同,是以前未见过的新文本,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塑造鲜活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舞台场地的安排
藏族的乐舞文化,营造着浓厚节日气氛。《岭国歌舞》文本中描述:"整个岭国地区沉浸在和平祥瑞中,这时王宫桑周德泽宫顶出现了吉祥的彩虹,并延续了七天七夜,好似众多神灵在空中载歌载舞,还能聆听到美丽动听的歌声”。这是一幅岭国地区和谐安详的画面,同时也佐证了举行大型歌舞文化活动的情景。文本中“藏族人的王者、莲花生大师的化身、小神仙格萨尔王觉得岭国举行大型歌舞的时期已到……”从中表现了出现彩虹是好预兆,听见歌声是神的暗示,岭国的国王格萨尔王决定要举行大型歌舞活动。文本中描述“坐在右前排的有总管王戎擦查根、英雄贾查霞噶、达戎斯潘、尼奔达雅”等,坐在左前排的是戎查穆莱、查香丹玛、嘎德却迥外纳、四母晁同等。坐在排尾的是嘎嘉洛僧姜珠牡、丹玛之女达宗、总管王之女曲钟等等。传统古老的大型歌舞活动席位的安排与如今藏族安多地区传统射箭时举行的歌舞表演场地座位安排相似。
二、祭祀神舞
祭祀仪式是藏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藏族人做每一件事前都要进行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为了事事顺心和避免发生灾祸,祭拜、祈祷守护神成为一种习俗。藏族有句俗语:“食前祭祀,唱前笑语”,正因为如此史诗中正式演艺前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为保佑神舞演艺顺利进行。祭祀神舞有以下目的和意义:
(一)祭祀神舞祈祷演艺顺利举行。如:“长发辫子如柳树,请到此地来观赏,我的祖辈永祈祷,千百上界的仙女,请您陪伴我舞姿……”“上界五明的众神,凡净螺轮的天王,您的舞姿伴英雄,岭国人民永和谐”。中界众多的年神,佩戴金帽的年神,您的舞姿伴英雄,岭国人民永辉煌。下界众多的龙神,龙王舞姿伴英雄,岭国百姓永安康。此唱段表现了正式演艺前祭拜神舞,祈祷演艺顺利进行完成。
(二)祭祀神舞保佑消灭岭国的敌人。史诗叙述:“在上空的北门中,威猛强暴的神群,请您一起来伴舞……”“抵制四方的敌人,消灭八方的魔鬼,消除毁教的主敌……”祭祀威猛神群保佑地方和平,平民幸福。
(三)祭祀神舞祈祷岭国的吉祥太平。“吉祥如意获财富,事事顺心伴我行,祈祷身体更健康,众多舞神更安逸”。祈福、吉祥、祈祷等祝福语,祝愿岭地无厉鬼,获取更多财富,众多女神永心喜,远离所有病魔。当今西藏地区有跳舞前祭祀神佛的习俗,正如史诗所述:“一来跳之舞来,在欢乐印度之地,请来印度八十大圣,上来舞动祭祀神,下来欢快舞动着,二来跳之舞来,在欢乐拉萨之地,请来释迦摩尼,上来舞动祭拜佛,下来欢快舞动着……”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在每年七、八月举行的望果节期间,跳“果谐”意为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这是望果节中最隆重的仪式活动,是一种娱神舞蹈,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藏北地区也有祭祀神舞的习俗,藏语称“巧卓”意为祭祀舞。从宗教文化角度来分析,是一种宗教性的祭祀舞蹈,体现了举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特性。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祛病,逢凶化吉,吉祥如意,同时答谢神灵的恩赐。
三、多姿多彩的乐舞形式
藏族舞蹈独具特色是世居青藏高原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和创作出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藏族的生活、习俗、思想、崇拜等,史诗中叙述了多种舞蹈形式。从舞蹈功能分析,“上界神仙祈祷舞、魔国敌人消灭舞、岭国佛教弘扬舞,岭国终生和谐舞、藏区平安幸福舞……”此唱段是格萨尔王在讲述举行表演舞蹈演艺目的时唱出来的一段歌曲,从中能看出舞蹈种类的多样性。《略论艺术种类》一书中说:“舞蹈是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特别是把动作过程作为手段,表现人们主观情感为特性的”。在格萨尔王的哥哥贾查霞噶唱的歌曲里有这样一段阐述,“岭国长系跳柔和舞,岭国仲系跳圆满舞,我幼系跳威猛舞……”从中诠释了岭国的长、仲、幼三系跳什么舞,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每个舞段有专人负责和选派指定的领舞者,贾查霞噶、查香丹玛、戎查穆莱、尼奔达雅、格萨尔王等人担任每个舞段的负责人和领舞者,体现出舞蹈的不同形式、本质和内容等。除了格萨尔王,贾查霞噶、查香丹玛、戎查穆莱、尼奔达雅等四个大将分别担任了四面八方四个大门的舞者负责人,格萨尔王是总舞王。查香丹玛担任南方舞王,他们所演艺的舞蹈“朵扎浪色”意为踢踏舞动,“才索华徘让毛”意为为民造福舞。文本中“跳之智力增长舞,我女英雄左方跳……”为男女混合群舞。贾查霞噶担任东方舞王,贾查霞噶跳的“拉卓梅朵锅乾让毛”意为莲花圆圈神舞,文本中“菩提功德柔和舞……”表现了该舞动作是而柔软性很强的动作。大将尼奔达雅担任西方舞王,此舞蹈藏语称“拉布姆依绰玛夏德格”意为心动仙女孔雀舞,此舞姿是模仿孔雀鸟的舞动。大将戎查穆莱担任北方的舞王,舞蹈名藏语称“拉卓扎布占邓”意为威猛降伏神舞,部本中“看守北门的大将,格萨尔王的弟兄,威猛降伏的神舞……”雄狮威猛的舞姿,给人一种威猛无比的震撼之美,表达了降伏妖魔,远离磨难,终生幸福的愿望。格萨尔王担任总的舞王,相当于当今的总编导,舞蹈名藏语称“拉卓多杰华格同哇让召”意为金刚自我解脱神舞,是祭祀上界神、中界地方神、下界龙神的舞蹈。王妃僧姜珠牡的舞姿名藏语称“希瓦拉朵让毛”意为祭拜译言寂天神舞中“希瓦拉朵让毛舞,解脱终生的艰难,所有希瓦女神众,吉祥如意赞歌颂,菩提佛法永弘扬,岭国人民得幸福……”王妃僧姜珠牡所跳的舞蹈是一段吉祥神舞。格萨尔王的叔叔晁同表演了一场自认为是“威猛马舞”的舞动,他不停地边哼边跳,这是一段嬉舞,在嬉笑中给人们带来了欢笑。另外,文本中“东方玛积山顶上,大鹏在展翅飞翔……”此唱段中描述了大鹏在雪山顶上展翅似的舞姿,给人一种凶猛的感觉,当今在藏族康巴地区的舞蹈动作中能体现出大鹏在山顶上展翅飞翔的舞姿。格萨尔王的哥哥贾查霞噶在赞颂宝剑时这样唱道:“不挥能显此威力,欢快舞姿它伴有,跳起降魔宝剑舞……”从中能体现贾查霞噶跳起了宝剑舞,剑舞在藏区非常流行,尤其是在寺院跳“羌姆舞”时就能看见,如今在安多恰嘎地区跳羌姆舞时,扮有格萨尔王的就手持宝剑跳吉祥的剑舞。
四、丰富的曲调
藏族歌舞优美多姿,乐曲悦耳动听。《格萨尔》音乐属于民间歌曲中的说唱音乐,在《格萨尔》史诗中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曲调,部落也有自己的曲调,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也有不同的曲调。此文本中共有十七个人物演绎了说唱,并有很多种不同风格、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曲调,格萨尔王的拜神长调曲;扎拉泽杰的终生无变曲;总管王查根的祭神软缎长调曲;戎查穆莱的印度乐神曲;贾查霞嘎的洁白六声曲;查香丹玛三珠的塔拉六变曲;董尼玛达雅的杜鹃曲;尕德·却江外乃亥的雷声制伏曲;达戎王斯盘的雄狮威武九变曲;四母晁同的骏马鸣声曲;僧姜珠牡的大河慢流曲;乃琼的雄鹰展翅曲等不同人物唱出了不同的曲调。这些不同的人物根据自己的所处环境和自己当时的心情,也就是说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唱出的曲调也在不断地变换。例如,格萨尔王为了得到神的一臂之力唱出了拜神的曲调,邀请上中下三界的神来。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格萨尔》的曲调形式来源于民间歌曲中,虽然格萨尔王的妃子珠牡的曲调名是九曼六变曲,但是说唱时根据不同地区的说唱艺人也能唱出各种不同的曲调,就青海玉树地区的著名说唱艺人达哇扎巴唱出的珠牡九曼六变曲调和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著名说唱艺人才让旺堆说唱的珠牡九曼六变曲调各领风骚,达哇扎巴所唱的曲调就能体现出康巴地区的曲调味。扎西达杰在《玉树藏族〈格萨尔王传〉说唱音乐研究》一文中说:“特别是玉树藏族《格萨尔》说唱曲调广泛吸取了山歌的种种音乐唱法,如:自行处理的节拍、变化繁复的节奏、频繁运用的装饰音,一曲反复演唱过程中进行即兴发挥、自由变化等”。因此,不同地区的说唱艺人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的情况下唱出的曲调也在不同地演变。
参考文献:
[1]《岭国歌舞》,金迈、角巴东主整理,青海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2]杨恩洪:《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3]徐国琼:《格萨尔考察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扎西达杰:《玉树藏族〈格萨尔王传〉说唱音乐研究》,《格萨尔》研究集刊,1988年版。
[5] 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巷欠才让系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研究人员、青海民族大学2010级格萨尔文化硕士研究生,牟英琼系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教师
(资料来源:《西藏艺术研究》2013年第1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