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它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演出技术条件的日趋完善,艺术造型手段逐渐增多,舞美的艺术作用也逐渐加强。本文就舞台美术设计在现代戏剧和其它舞台演出中的综合特征、舞台美术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舞台美术设计本身布景、灯光、化妆等诸多因素为剧情、塑造人物等在时间与空间环境所带来的节奏感、美感以及为营造剧情环境、舞台氛围等特征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舞台美术设计;舞台美术的综合特征;舞台美术的功能
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它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以及音响效果等。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美术设计。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作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让每个戏和剧目呈现出非常独特的舞台美术形式,渲染舞台气氛,给观者带来更好,更合适的情绪感染。最大程度地满足剧本的艺术需要,展现完美的艺术感染效果。
在古代希腊,罗马戏剧中,舞台上一般都不设布景,舞台后部的建筑物同时作为演员更衣的场所和上下场的出入口,演员的动作空间与建筑空间是重合在一起的,便于演出,却不能起到充分表现环境和意境的作用。演出没有专设的地点,有一些特制的道具和服装,也仅仅是为了戏剧情节的连贯和发展,人们还不善于在平面上表现立体和表现空间,只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布景的要求不再是说明性的,而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很多建筑师,画家,机械师开始认真投身这个专业。1470年(又说1508年)意大利建筑师,画家乌切罗发现了焦点透视原理,然后运用于舞台表现上,虽然还很简陋,但开创了透视布景的历史。1618年,在意大利诞生了戏剧史上第一座有镜框式舞台的剧场-帕尔玛的法尔纳斯剧场,它的出现促进了透视布景的发展。1619年画家阿里奥提创造了第一个平面侧景,从此,侧幕,沿幕体系开始形成。戏剧的演出形式越来越丰富和综合起来,从而也导致了舞台美术的逐步专业化。随着各种演出技术条件的日趋完善,艺术造型手段逐渐增多,舞美的艺术作用也逐渐加强,逐成为戏剧综合艺术中重要的有机成分。在现代戏剧演出中,舞台美术成了决定和左右演出艺术形式的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舞台美术的特性:属二度创作艺术 舞台美术的构思属于二度创作,它须在剧本文学创作及导演总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以其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剧作的内涵。舞台美术创作源于生活,但又须以剧中人物,事件和规定情景为依据,并须与导演的创作意图相协调。当然导演的工作同样也属于二度创作,导演在二度创作中起主要的组织综合的作用。导演作为一种职务,掌握演出的总的思想和艺术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导演的构思可以代替所有人的创作,或者由舞美家来体现导演的舞台美术构思。他们有各自的创作范围,他们共同的任务是取得演出风格的和谐和统一。
从属于表演艺术舞台 美术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和环节都是舞台艺术的从属,并为其服务。舞台艺术的中心是表演艺术,舞美不能脱离表演独立存在。舞台美术带着各种造型手段投入到创作中,与导演产生思想和艺术上的互动,为演员设计角色形象,为演出提供时空支点,渲染舞台氛围,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舞台美术设计的从属性和实用性使它的创作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这种相对受限制的创作自由,并没有使舞台美术家丧失创作性地反映生活和表达自己独特的富于个性的艺术思维的自由,这种限制并不能毁灭艺术家创作激情的火焰,对舞台美术家来说,最可怕的不是以上的种种制约,而是创作想象力的丧失与构思的贫乏。舞美设计的神髓与核心就是在从属中发明,在服务中创作,以艺术创作贯穿于整个舞美设计的全过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灯光和音效的现代化在舞台上运用的日益广泛,也很好地配合了现代舞台的发展,对于舞台美术的要求也与过去不同了,舞台的形式已经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舞台的设计总是围绕剧本的核心内容来展开,是为演出的需要来服务的,是用来烘托整场气氛的,要着眼于各种要素相辅相成的综合关系来做总体构思,设计。
具有综合性特征 舞台美术本身是布景,灯光,化妆,服装等诸多造型因素的综合体,他们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一般来说布景,灯光担负着表现戏剧环境的作用,服装,化妆担负着表现人物的作用。灯光直接渲染人物,布景间接表现人物,人物塑造有时间接表现环境。所以现代舞台美术虽然可以区别出布景,灯光,服装,化妆等,但塑造戏剧环境与人物的全部任务是舞台美术综合体共同承担的。它是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是时间流动中变化的空间艺术,一般绘画或雕塑是纯粹的空间艺术,时间因素只在欣赏过程中起作用,但他不能改变既定的形象。舞台美术则不同。由于表演艺术本身具有时,空双重性,始终伴随表演艺术的布景,灯光,服装,化妆也都带有时间性。不但观众对舞台美术的欣赏贯穿于演出的全过程,而且,只要舞台美术家需要利用时间因素,也可以对景物造型或人物造型不断地作出改变。在人物与景物造型方面无不具有空间特性。舞台美术家以人物活动的空间,可见的视觉空间,以及无限的想象空间来创作舞台视觉形象。首先人物造型是依附于三维的演员身上,而景物造型则为演员表演提供必要的空间环境,景片平台,道具等皆需占有空间,在演出的全过程中,时间在不断流动变化,人物造型也随角色行动而变化。人物景物皆须随剧情发展而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这种织在时间上的图画所带来的节奏感和美感,是架上绘画所没有的,只有舞台美术才能办得到。
工艺性,技术性强 舞台美术的实现不是在纸上,画布上或模型上,而是在三维空间的舞台上,在演出过程中,这就决定了它的媒介手段的多样性和工艺的特殊性。对于舞美设计者来说,只要有助于体现自己的艺术构思,一切材料都可以用。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正在给舞台美术家提供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要善于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原有的形色,质感作为创造美的艺术语言来达到最佳观赏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若没有舞台制作和操作部门的能工巧匠,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也只是纸上谈兵,难于实现。舞台形象要依靠多种先进技术手段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它的发展历来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常常得益于科技新成就的有力支持。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转台,升降机和推台等各种混合机械。16世纪欧洲剧场使用蜡烛和油灯照明。19世纪初煤气灯出现后又改用汽灯,直到发明了电光源,舞台灯光技术才发生了一次突变。近年来微机控制系统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开拓了舞台灯光的新领域。立体音响,烟火效果,幻灯,视频技术以及电影放映设备及新型材料的涌现,都更丰富了演出的舞台技术手段,给戏剧舞台的面貌带来新的变化。但是戏剧和一切舞台的演出并不是仅仅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工具,技术本身不能产生艺术杰作,精湛的舞台美术主要还得依靠设计师的想象力和才能。
舞台美术的功能:创造表演空间 舞台美术不仅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舞台设计者追求的是一种可变的,流动的空间,要根据全剧的思想内容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结构体,它具有自我调节和变化的功能,为舞台调度提供必要的表演区组合和支点,提供演员上下场,安排景物和道具,从而适应全剧不同的场景需要,符合剧中人物的动作需要,形成一个连贯的,可变的表演空间。除了布景实物空间的设计组织之外,在空间上大量的采用灯光的逆光效果,容易形成空间的距离感,可以容纳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调动和焕发观众更丰富的创造力。从而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形胜有形”的意境和空间效果。
随着不同时期的舞美艺术家们不断的探索和实验,新的,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和手法也不断涌现,除常用的写实手法外,其它,如瑞士舞台美术家阿道尔夫·阿皮亚主张的“节奏空间”,运用多平面,多角度的平台,台阶组成,不同场景利用抽象的空间组合创造诗意的境界。构成主义舞台设计,就用各种平台,阶梯,斜坡,扶梯和走道等构件为表演创造构架式空间,从而使演员的技巧性动作更充分地展开。而在写实风格的演出中,空间结构同物质环境的具体描写结合在一起。现代舞台设计对于空间的组织已不局限于演员与舞台,演员与演员之间,也对演员与观众的空间关系作出种种新的处理。
舞台布景设计寻找形式,以创造一种别具意韵的形式美,使演出的外部整体形象得到升华,从而产生真正的舞台形象,使观众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无限的空间美。
交代动作发生的环境和地点 戏剧动作大都发生于某个具体环境中,舞台布景要提供与戏剧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人物风俗等相协调的代表性环境;为推进情节提供场景变化;创作戏剧氛围。19世纪写实布景兴起后,舞台上出现了接近生活的具体地点与环境的布景,着重表现剧情发生的历史时期和地方色彩,反应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表现某个特定的地点。后来出现的反写实的理论和实践,也推动了戏剧艺术的发展,给人以启发。阿道尔夫·阿皮亚说“我们不要去创造森林的幻觉,只要创造森林气氛中的人的幻觉”,布莱希特也反对环境和地点的如实描写,他创作的史诗剧的演出要求人物处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因此可以用空白的背幕,以代表整个现实社会,而不是如实地再现某个局部环境。也有人认为背景作为参加演出的因素,似乎已无必要,因为时间与地点不一定必须通过布景来表现,而主要通过观众的想象来完成。这一切新的理念和艺术实践使得舞台布景艺术越过了纯写实的束缚,跨入了布景艺术的多样化的大门。
创造情调气氛 舞台美术除形象地表现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营造和烘托相应的舞台气氛和情调。舞台环境和气氛是演员表演的重要平台,要借以灯光,布景来实现。通过舞台灯光的色彩,光影变化,以及各种布景的配合,交代时空概念,营造各种各样的剧情环境,舞台氛围。这样才能发挥舞台美术的作用,达到以物象和图景的艺术形象感染观众的目的,诱导出激情,联想,回味,思考,认识。视觉形象一旦和观众的情绪,联想融会在一起,就会形成气氛。舞台上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一旦和舞台气氛相感应,气氛就成为演员与观众共同享有的精神因素和艺术气息的载体。
塑造人物形象 舞台演出的艺术核心是艺术形象。营造环境,烘托氛围都是为塑造艺术形象而服务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主要依靠服装,化妆,道具来完成。舞台服装造型和化妆具有构造演员外部形象和辅助演员表演的双重效果,是以外部形式来揭示剧作的思想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要向观众传达感情,要把剧情的,人物的感情倾吐于形象中,把人及人的心灵世界表达出来。不同行当,不同人物的不同服装造型作为直观的外部形象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内部形象特征。舞台背景及灯光的协调搭配,不同色彩,色调的变化可以表现人物的不同情感,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人物的命运。
结束语 总之,舞台美术设计中所有环节和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互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尤其重要,这是舞台设计成功的重要环节,是把舞台设计的总体构思体现的更加出色的关键。
从舞台美术的萌芽到它的专业化,一直到成为一门以戏剧演出整体构思为基础,以造型艺术手段来完成其物质体现的艺术创作活动,历经千年的历史,通过无数人的艺术实践和认识才得以完成这个进化,使这个专业成为一门有个性,有创造性的艺术门类。给观众创造了无数的,不同风格,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舞台艺术家的不断追求,创新,舞台美术的构成要素,艺术风格,表现手段,艺术功能将会越来越多元化,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将会呈现更加广阔和崭新的面貌。
作者才让当知系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二级舞台美术设计
(资料来源:《西藏艺术研究》2013年第3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