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尖珞瑜金竹,
粘上白色鹰翎,
绷紧野牛皮筋,
缠好中原丝线,
嵌上库加箭镞,
制成漂亮的金箭。
金箭带着杜鹃的叫声,
向着目标飞去!飞去!”
——采自工布的《箭歌》。
每逢佳节,工布人会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互献哈达,互敬青稞酒,并跳起稳健有力、古朴典雅而豪放的“箭舞”,以表示相互祝贺。
人们在工布地区旅游时,如果品尝过当地热烈的青稞酒,就也不会忘记著名的工布响箭。
当你行进在繁茂的森林里,为古老的桃树和醉人的桃花痴迷得不知身在何方;为冰川的冷艳和傍晚的云霓倾倒得沉醉他乡时。穿透你迷梦的,就是那破空而来的尖锐响箭之声。工布汉子扣住羽箭,弓如满月,风云如惊,劲弦如怒。
在弓弦声、风声、惊鸟声、喝彩和感叹声、女人的欢呼声里,人们打开一樽樽青稞酒,以美酒燃烧干渴的喉咙,让山风吹冷滚烫的弓弦。美酒半酣,射手手持长弓,和女人们相对起舞,这就是迷人的工布箭舞。
据说,工布箭舞起源于工布王阿杰吉布年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工布箭舞的舞蹈和歌曲是从为比赛响箭的射手加油、助威、烘托气氛发展演变而来的。跳舞时,男舞手排列在右,女舞手在左,站于靶场两侧,飞箭从他们面前掠过。轮到本村箭手比赛时,他们唱起箭歌,并伴以强劲的箭舞,助威鼓劲,激励本村箭手一箭中的。
在强劲有力的拨弦乐和鼓乐中,手持长弓的射手和身着颀长工布袍的女人们相向上场。女人的节奏舒缓优美,男人的舞步孔武豪放。时而女人在外,男人在内,摇曳的舞姿体现着工布桃花流水一般的温柔,连女人身后的弓箭也彬彬有礼。随着舞步的奇妙旋转,女人忽而排列如墙,忽而如波两分。男人奔腾的舞步穿过女人飘逸的裙裾来到前台,他们左右旋转,虎虎生风,扣弦待发。张扬武勇,奋发有为的气概,让人想到古代军代的战舞,就连在身后女人温柔的步伐,也变得柔中有刚,铿锵有力,仿佛是踩着工布长弓的弓弦而舞。
我不禁想起《魏书》上赞美的“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儿安可逢!”这一千多年的古老歌曲,用来形容林芝箭舞如此恰当!
工布箭舞,就是如此的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一面彰显着工布地区古代武士的尚武和阳刚,同时也展现着工布女子的柔美和温情。
历史溯源
工布地区地形复杂,森林密布,云气纵横。工布人生来擅长狩猎,尤其擅长箭术。比赛射箭是工布地区最有特色的娱乐活动。聪明的工布人制作的响箭,在工布地区乃至整个西藏都享用名气。他们将箭头做成钻有许多小洞的木制圆锥体,箭离弦后,空气穿过小洞,发出尖利的叫声,是名副其实的“响箭”!在工布,这项运动叫做“毕秀”,箭杆在怒放的弓弦上“毕”的一声弹跳,然后“秀”的一声划过天空。
射箭比赛,各村寨出色的歌手舞手穿着节日的衣裳,男右女左,排列在靶场两侧。箭手在拉弓之前,歌者要当众高歌一曲,夸耀箭手的弓箭及箭术,同时,箭手的“拉拉队”在旁边跳起强劲欢快的“工布箭舞”,为箭手助威鼓劲,顺便打击对手的士气。
艺术特色
“工布箭舞”是林芝民众热爱的舞蹈,15岁至16岁以上皆可表演,几乎村村有舞队。舞蹈动作多取材于射箭、打猎等生产、生活动作,节奏鲜明,张弛有度。男子动作洒脱利落,威武彪悍;女子长袖善舞,婀娜多姿,在藏式舞蹈中独树一帜。工布舞曲曲调优美,不管是声音高亢、辽阔悠远的长调,还是节奏明快、声音清越曼妙的短调,都让人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