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领略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又担心高海拔所带来的身体不适,也许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会是一个不错的目的地。在平均海拔2300米的“雪域江南”察隅,沿五星级穿越线路丙察察一路西进,高山牧场层林尽染,冰川雪山蔚为壮观,湛蓝澄澈的天空下移步换景,宛若置身童话世界。
天堂和地狱之间的穿越
当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寒冬时,若你走进被世人称为西藏江南、世外桃源的西藏察隅县下察隅镇时,映入眼帘的是芭蕉飘香、绿树成荫、鲜花吐芳,这里俨然盛夏的景象。
对于多数沿滇藏线西进的自驾者而言,征服察隅境内的丙察察五星级穿越线路,或许是沿途最惊险刺激的体验。丙察察线,并不是一条传统的进藏线路,而是由云南贡山丙中洛经西藏察瓦龙至察隅的简易道路,也是进藏路线中最为艰险、风景最为神秘原始的路线。
这条路线处在横断山脉腹地深处,山高谷深,一直以来都无法通行车辆,处在深闺人未识的闭塞状态,直到2009年才开通简易道路。而该路线冬天大雪封山,雨季塌方不断,一年中多半时间不能通车。因此,这条原本只为勘测怒江水利资源而开辟的简易公路,虽没有正规的公路编号,却在自驾进藏人群中享有极高声誉,被称作从天堂到地狱的穿越。沿线基本囊括了西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陡峭的怒江峡谷、贫瘠的干热河谷、茂盛的森林植被、壮观的冰川雪山以及多民族的风土人情。
全程约280公里的丙察察线分为从云南丙中洛沿怒江往北到西藏察瓦龙乡的丙察路和离开怒江后穿越原始森林并翻越三个4500米以上垭口到达察隅的察察路。两段路的路况和风景截然不同,丙察路因沿线波涛汹涌的江水和随时可能出现滚石流沙的悬崖陡壁而显得异常艰险,而察察路如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牧场和积雪融泉的深涧溪流,以及漫山遍野的异草奇花,恍若仙境。
“雪山之神”与“绿海冰川”
沿丙察察线从察瓦龙前往察隅,最值得期待的景观就是梅里雪山。察瓦龙背靠梅里雪山,与被藏族同胞视为“雪山之神”的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峰相隔很近,云雾缭绕时在察瓦龙打那村只能看到卡瓦格博峰的山尖。但翻越齐马拉山口时,天气转晴云开雾散,便可一睹卡瓦格博峰西坡全貌。它像是俯卧在横断山脉上的一头雄狮,面朝北方,吼声响彻云霄。在它周围,13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一字排开,宛如雪神的仪仗队。
来到上察隅镇后,位于镇北阿扎村的阿扎冰川同样不容错过。作为我国海拔最低的海洋性冰川,阿扎冰川也是世界极为罕见的森林冰川景观,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长20公里。其中,冰川前沿部分深入到原始森林区长达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巨龙穿行于绿色海洋之中,被称为“绿海冰川”。从沟末端到沟顶海拔高差6000米以上,所以同在一条沟,十里不同天,具有亚热带到寒带的所有气候特征。这些状若玉龙,势如巨蟒的冰川,蜿蜒飞舞于寒山空谷之中,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除了雪山冰川,丙察察线察隅段景观走廊还分布着广阔的原始森林和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蓝黑而茂密的森林尽头不时有冰川随着沟谷延伸,突破雪线深入森林,长开不败的各色野花散布其间。位于察隅中部的察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高产林等原始景观十分完整,还生活着孟加拉虎、熊、豹等珍稀野生动物。
走进察隅的感动
进入察隅县境内,一路上,除了饱尝“塞上江南”那应接不暇的秀美景色外,还有两道独特的亮丽风景——民居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路边向车辆敬礼的小学生。
对于房顶上的国旗,也许不足为奇,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为了迎国庆。但据了解,察隅县当地百姓一直都有挂国旗的习惯,几乎每家每户在盖了新房后都要买一面国旗挂在屋顶,仔细观察会发现,确实有不少国旗已经挂了很长时间且已褪色。县宣传部副部长朱家斌说,为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县政府每年还会给百姓送国旗,要花掉几万元的采购成本。
而说到小学生向过往车辆敬礼的现象,他说,这是察隅县的小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成功。只要是察隅县的小学生,在路上遇到车辆驶过,都会马上立正站好,面向车辆郑重认真地敬上少先队礼。
国旗也好,敬礼也罢,对于察隅人来说,或许是因为身处国之边境所滋生的特殊情感,或许是源于心底最朴实的爱国情怀,抑或许是其他理由,不管怎样,这些都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让人于欣然之中多了一份真实的感动。(记者 乔风 整理)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