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林草局获悉,我区7市(地)均有雪豹分布,种群数量约2700只。按地理单元统计,种群数量最多的为怒江上游切割山地,数量约380只。按行政区划统计,种群数量较多的为阿里地区,数量约760只。
西藏7市(地)均有雪豹分布
雪豹,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有“雪山之王”之称,因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顶端,亦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雪豹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动物,经常在冰雪高山裸岩的环境中活动,在4500米以下至4100米以上的山顶脊部,在珠穆朗玛峰北坡5400米的雪地上曾见雪豹的足迹。夏季可在4000至6000米的高山上见到,冬季多随着食物的迁徙而下降至3500米左右。在我区7市(地)均有雪豹分布,种群数量约2700只。按地理单元统计,种群数量最多的为怒江上游切割山地,数量约380只。按行政区划统计,种群数量较多的为阿里地区,数量约760只。
近年来在雪豹保护研究观测方面,西藏开展了哪些项目呢?自治区林草局野生动植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都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雪豹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及救护。2014年,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局与万科公益基金会,成立了珠峰雪豹保护中心,共在329个红外相机布设位点布设523台红外相机,其中178个位点的247台红外相机拍摄到雪豹;2018年起,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在昌都市丁青县开展雪豹守护行动,建立了雪豹科普基地,开展以雪豹为旗舰物种的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工作,填补了西藏东部地区雪豹监测空白,通过红外相机和个体识别,在项目点布托湖(布托村)周围,13台相机,共捕捉到10只成年雪豹个体和3只幼崽;在当堆乡,21台相机,共捕捉到9只成年雪豹个体和3只幼崽;在嘎塔乡,16台相机,共捕捉到2只成年雪豹个体;2020年起,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雪豹保护管理示范”项目,对布加雪山地区的雪豹资源及其栖息地开展调查,项目正在开展中。
共设立208个公益林专业管护站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护建设适宜雪豹生活的环境,我区林草部门近年来实施了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程项目。
我区共设立208个公益林专业管护站1113名专业管护员,羌塘保护区73个管理站780名管护员,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900名协议管护员和100名非公益林非自治区以上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协议监测员,以及脱贫攻坚生态岗位中16292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员、38839名湿地监管员,以上岗位的职责中都设置了野生动物保护的任务。
目前,我区8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区、栖息地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是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最高的省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2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24处。同时,建立了国家湿地公园(包括试点)22处、国家森林公园9处、地质公园3处、风景名胜区16处,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涵盖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峡谷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