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公元2025至2036年藏历历书基本数据运算项目启动仪式在自治区藏医院举行,这标志着新一轮十二年的藏历历书基本数据运算正式开始。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份,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就开始对2025至2036年十二年间的天文历算运算数据项目进行筹备,将于今年8月完成这一轮的藏历历书基本数据运算工作。
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十二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数据运算是“门孜康”(即藏医院)的学术传统。在以前,由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牵头,邀请日喀则、山南、那曲、阿里、昌都等地藏医院的天文历算专家共20余人参与。从2012年开始,为了锻炼队伍、节省开支和数据的保密,决定由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单独承担。
为了确保运算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天文历算研究所采取人工计算和电脑编程计算相结合对照的方法,“人工计算2025至2036年间每日的体系派五要素、作用派五要素、朔望日的太阳日五大行星运动数值等,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并打印上述数值,并进行两项数据的对比校对,最后确定用于编写历书的基础数据。”
记者了解到,目前,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编辑的是以普派珠孜为主的“门孜康历书”。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每年的主要工作便是推算和编辑藏历历书,内容涉及历法的编制、闰月的安排、日月食预报、气象预报、地震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各地农耕牧作时间的预报、各种藏药的采集时间等很多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既是一本天文历书,更是一本气象历书,已成为藏族人民家家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书,每年发行量达10多万册,是仅次于教材发行量的藏文书籍。
自治区藏医院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
近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揭牌仪式在自治区藏医院举行。
据了解,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发挥藏医药特色优势、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创建工作,自治区藏医院积极争取,正式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标志着目前全国首个民族医医学中心有望落户西藏。
自治区藏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将按照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建设指导方案,稳步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申报和内涵建设工作,将用更实举措、更短时间、更大创新,联合全国藏医药界,以学科专科建设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打造藏医药临床医学高峰、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高地,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参加揭牌仪式的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司局,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社厅和北京藏医院、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医药界的代表以及自治区藏医院、自治区成办医院、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负责人。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