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村里人都说我家是毒玛,可是我从来不知道毒酒的毒是什么样子,我们见过的毒,只是涂在毒箭上的过江龙和一枝蒿,他们也都用,这个毒性很大,羚牛中箭后,过5分钟就死了。哦,我们还见过毒蛇,人们被咬后也会被毒死。”格桑说。
“你真要去门巴族家做客,喝酒时千万要小心,门巴女人喜欢在黄酒里下毒,你不能随便吃他们的东西,墨脱县城里曾有干部人被下毒,全家只一人幸免。我当兵时的战友,还有一些朋友,也都留在墨脱大山里没能走出来。”谈起门巴毒酒,一位曾在墨脱服役的藏族朋友发出这样的警告。
很久以前,这位藏族朋友说:“门巴族那里有人下毒不为图财害命,他们认为毒死有福的人后,就会将福气转移到自己身上。他们的毒粉配方十分复杂,通常 为深红色,藏在长长的指甲中,施毒者都为女性,在给客人递酒或水的时候偷偷地将毒粉放入碗中,毒药都为慢性毒药,可能是数天后发作,也可能是一年。这种毒 传女不传子,母亲临死时,只要接触到女儿的肢体,这毒就传了下去。”
1996年10月,我曾到林芝县排龙门巴民族乡采风时,做客一户门巴族家,他们非常热情好客。后来才得知这户人家是“毒玛”,我听到这话后,极度后 悔喝他家的黄酒,甚至想象自己痛苦死去时的情景。当我讲起这段往事,这位藏族朋友却说:“门巴人下毒是一种仪式,只有在特定的凶日闯入的外人才会施毒,如 大凶的日子,哪怕是自己的亲戚来都一样会下毒。这种毒是饲养毒虫,下毒的人会受毒虫控制,毒虫嘶嘶地叫,这种声音别人听不见,只有下毒人能听见。”这位藏 族朋友一边说,还一边做动作:坐立不安,神情恍惚,手脚痉挛,像毒瘾发作的那样,样子相当诡异。
门巴人深信有“毒玛”
早在1957年,白马岗(墨脱县旧时称谓)工作队给上级写的《上珞渝地区基本情况调查》中这样写道:曼族(即门巴族)还有一种“放毒”的坏风俗,即 制成一慢性毒药,悄悄地放在食物中(特别是冷食如饮酒等),人吃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后才能发觉,其病症是肚痛或肚胀,不能吃饭,一两年后即死去。此种 毒药,无药可解。
在这份上报材料里,还记录这种习俗产生的缘由,放毒风俗据缘于一种迷信思想,认为毒死了人,被毒死者的幸福即归放毒者所有。因此,不论邻居或朋友, 特别是由此经过的外地人,都是放毒者选择的对象。但此种放毒风俗还不是普遍现象,放毒的人也不很多,而一般群众对这些放毒者恨之入骨。
凡去过门巴村寨,都会有好心人警告:“千万要小心,门巴人有酒里掺毒的习俗,慢慢中毒而死。”我从门巴族介绍中得知,不少门巴村寨,都视在酒里放毒的家庭为“毒玛”(放毒之家),将他们当作魔鬼,凡经过他家门口,必加快步伐,以免酒毒附身。
在过去,门巴族有一种迷信很深的说法,毒死富裕的人,自己就能招来财运;毒死体格健壮的人,自己就会健康长寿;毒死美貌的人,自己就会美貌无比;毒 死聪明的人,自己就能智慧高超,当地人称之为“夺福”。门巴人认为,那些命运多舛的门巴族女人,便可以通过毒死生活处处如意者而获得好运,使自己享用终 身。
上了年纪的门巴妇女对我讲,放毒有热毒和凉毒两种,中热毒之人,很快就会倒毙;而中凉毒的人,则慢慢黑瘦,最后死去。据传门巴女人使用的凉毒,一般 用毒果或毒树根晾干磨成粉末,也有将毒蛇胆汁滴进鸡蛋里,窖入粪堆使之发酵制成毒粉。放毒人将毒粉藏在自己长长的指甲内,当向客人敬酒时,有意把酒灌得很 满,让拇指甲浸入酒内。客人饮用这些有毒的酒后,近则一旬半月,远则一年半载,定会死亡。
门巴族民间认为,放毒乃少数妇女所为,母亲年老了,才把制毒秘方传给她选定的唯一女儿。当毒药配好后,若在一段时间内没有给人下毒,就由配毒者自己 服下,但通常都会转喂给自家的牲畜。我在一户门巴族家做客时,讲起过去传说的墨脱毒王的故事,她是一位“毒高望重”的孤寡老人。村里人知道后,没人敢去她 家喝酒,外村也没人敢去她家,她很长时间找不到合适对象,会反过来噬掉自己生命而毒死自己。在紧要关头,她连自己的老公和儿子都不放过。尽管这样,她不会 对女儿下手,否则制毒技术就要失传。母亲临死时,只要接触到女儿的肢体,这种技术就传了下去,随后母女相继,代代相传。这种毒一旦喝下去,便无药可救,连 下毒人也解不了。可也有人说,当地特有的一种四脚蛇的血液和绿松石可解此毒。若人得知中毒后,将绿松石吞下去后拉出来,再吞进去再拉出来,如此九次方能解毒。
令人胆寒的“毒酒”
2000年9月,当我第一次走进墨脱县背崩乡采风。我到达该乡巴登则村,做客村长家。男主人坐在火塘的右边陪客,女主人坐在左边敬酒,客人坐在里 面,正对大门。皮肤白皙、个儿高挑的次达女儿从竹筒中滤出酒,放到竹制容器里,先倒一点在自己的手心,送到嘴边吸吮,一是尝尝酒味的浓淡,二是向客人示意 酒里无毒。
藏族人离不开茶,门巴人离不开酒。
门巴人的大小葫芦里,都装满了发酵的酒,大人小孩饮酒如喝水。饮用时,他们取出若干酒酿,装进一个下部有塞子的竹筒内,兑上凉水。少顷,拔开竹塞, 凉水通过酒酿滤出,就成了清凉可口的曼加酒。如有喜庆活动,或遇尊贵客人,酒里掺酥油、鸡蛋,在酥油筒内加以搅拌,就更为清香甜美。
门巴人酿的酒,无论是玉米酒、大米酒还是曼加酒,度数都不高,类似青稞酒或啤酒。初喝起来有点苦涩,喝惯了倒也清凉甘美、提神解渴。只要有客人走进 一个村寨,话匣子还没打开,热情好客的门巴人,都会从各自的木楼竹屋里跑出来请我喝酒,甚至因此而争执起来。客人每喝一点,主人就添一点,直到一瓢酒喝 完。如若客人喝醉了,主人会认为是看得起,便会特别高兴。若客人拒绝喝酒,别人喝多少,就往他头上浇多少,弄得满头满身透湿。我有次喝得微醉时,好心的村 民特地提醒:“我们村过去就有两家专门在酒中下毒,村里人都不愿去他家喝酒。”他还说,背崩村一位健壮的村民,曾经在前不久路经东布村时,喝了当地人送的 酒,回家6天就患病,13天后死了,死时牙齿发黑,上身浮肿,且有不少鸡蛋大小的水泡,就是被毒死的。
他们的话再一次挑动我的神经,门巴族有下毒习俗,已不是秘闻。1954年9月,早期进入墨脱县做门巴族群众工作的冀文正,当地藏族群众就向他讲起门 巴族中过去有的人有的下毒习俗,那份《上珞渝地区基本情况调查》,就有对门巴族中放毒风俗的记载。1962年6月,随着我军大量进驻墨脱,很多汉族军地人 员产生畏惧心理。在门巴族地区做工作,不喝群众的酒,就难以接近他们。
第二年初,冀文正带着墨脱县的两名门巴族青年扎巴、古阳进驻地东村,该村就有4家放毒家庭,他们首先住在当地群众称最爱放毒的格桑家,帮他家从事生 产。冀文正进驻他家后,格桑特别热情。冀文正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格桑总是低着头走路,亲戚也不同他家来往。每当格桑给他们倒黄酒时,两名门巴青年总是回避 不愿喝。格桑妻子倒酒时,他细心观察,看她的指甲是否长,随后硬着头皮喝下去。可过一段时间后,冀文正没有中毒,两名门巴青年也大胆喝起来。就在这时,格 桑敞开心扉说:“村里都说我家是毒玛,可我们从小见到的毒,就是涂在毒箭上的过江龙和一枝蒿,连羚牛中毒箭后,5分钟就会倒地死亡,我们还见过毒蛇,人们 被咬后也会毒死人。”
1980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两名文化人类学家李坚尚、刘芳贤进入地东村从事门巴族社会和文化的调查,墨脱县派电影队三十来岁的放映员卫红担任翻译,卫红多次告诉他们:“地东村有下毒家庭。”
随后,卫红给他们讲两起喝毒酒死亡的事。当年3月,地东村有户人家的牛落崖摔死了,他的妹夫前去帮忙,吃了一餐,随后主人还送了一些肉来,他的弟弟 也吃了。他们两人吃了之后,肚子很难受,过了七天,两人都先后死去。当年7月29日,墨脱县加热萨乡的一位拉萨师范学校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回家等待分配, 在回家路经过背崩东布村时,喝了当地人送的酒,回家四天患病,九天后死了,她就是喝这家毒酒死的。
莫须有的下毒传说
门巴人十分鄙夷放毒的女人,也为当地藏族人所不齿,放毒的妇女身份绝不暴露,即使暴露了,也绝不会承认。有些被称作“毒玛”的家庭,大都住在村子的边缘,人们都不愿同他们来往。
我听到这样的传言,总是摇头不信,给我讲的门巴人顿时急了,还说家中有的亲人,就是喝门巴人的酒给毒死的。称死的时候全身都发黑,肚子里全部烂掉, 淌黑水。他们清楚谁家有下毒习俗,平时也不来往。可他们下毒的时候,让人不能觉察,是一种慢性毒,有时一个星期发作,有时一年后发作,毒发作后就没得救 了。
最早对下毒习俗持怀疑的是冀文正,1964年5月,冀文正接到巴登则村民卓玛的报案,称喝格林村古鲁家的“毒酒”后,肚子疼一个月不见好转,怀疑喝 了古鲁家的毒酒。两家为此闹起来,大有动刀动弓箭的架式,双方矛盾一触即发。冀文正作为墨脱县委办公室主任,带上墨脱营卫生所所长刘照明和一名军医,他们 经过仔细会诊后,发现卓玛是慢性肠炎转为急性肠炎,经过一段时间服药后,卓玛的肚痛好了,大家通过此事对下毒习俗产生了怀疑。
冀文正曾在墨脱县工作10多年,接到不少门巴人“投毒”方面的报案,可他带着医生去解剖尸体后发现,这些所谓喝酒中毒离奇的死亡者,都是因为吃不洁 食品,或因为其他疾病而死。据他介绍说:“在门巴人的心目中,我的福气最好,我喝了那么多门巴人家的酒,可没见谁在我的酒里下毒。这些所谓的放毒习俗,实 际上是一种莫须有的传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迷信的放毒说法,现在已越来越没人相信了。”
对门巴族下毒习俗持怀疑者,还有文化人类学家李坚尚。当卫红谈到他家里的不幸和加热萨女大学生死亡事件时,李坚尚问他家其他人是否吃肉和喝酒时,他 说同样吃了,可他们没有什么反应。“既然肉里放毒,经过烹煮,家人分享,其他人安然无恙,唯独他弟弟和妹夫死去,若从这些现象中得出中毒身死的看法,无疑 是解释不了的。”李坚尚谈起此事时,感慨地说:“我对卫红的说法,还可提出质疑,如人已死了,你们找医生或法医解剖和化验了吗?可我得到的答案却是,人死 后将其草草地水葬完事,下毒成为悬案。”
1994年8月,墨脱县人武部原部长巩民权是一名门巴族,就出生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顶端的门仲村。有一天,墨脱村有一家打到一头羚牛,他和妻子罗布 央宗去这家吃肉喝酒,可没想到两天后,他们夫妇俩肚子越来越疼,向林芝地区驻军115医院求救。墨脱县的最高军事长官夫妇中毒,军地双方组织18人的抢救 小组,翻山越岭往外抬,没想到他的妻子罗布央宗半道而亡,巩部长经115医院救治幸运活过来。可罗布央宗临死时,对丈夫巩民权说:“这家是毒玛,他们太狠 毒了,我是被他家毒死的。”
1996年9月,当冀文正第三次去墨脱采风时,正遇上巩部长爱人罗布央宗去世两年。罗布央宗是冀文正选拔送到林芝青训队的学员,回到墨脱后分到墨脱 营当卫生员,后来下地方分到墨脱县人民医院工作。当他进入墨脱时,正遇上将罗布央宗的尸体进行火化。门巴人死后时兴复合葬,先土葬,后火葬,再水葬。他经 过了解,罗布央宗属于吃腐烂变质羚牛肉中毒而死,115医院对巩部长的诊断结论也是食物中毒。可罗布央宗是墨脱县人民医院卫生员,巩部长也从小接受门巴人 “毒玛”认识,相信他的爱人就是这家人专门下毒而死,这件事在墨脱县越传越远,便有军人夫妻喝毒酒死亡,家中仅剩一人的说法。
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墨脱县,气候炎热,食物极易腐烂,突发性的疾病较多,有的人由于食物中毒或急症死去。可人死后一般实行水葬,举行一定的仪式把尸 体抛入江中,就是对死者最大的悼念了。而他恰恰在某家喝了酒,这家人就被怀疑为“毒玛”,一下子在全村甚至整个地区被孤立起来,没有人再敢去他的木楼里喝 酒聊天,也没有人再敢与他们家结亲交友,甚至被全村人驱赶、流离失所。有的“放毒者”,还被全村人用牛皮包裹扔进江河急流之中,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可在 那样的时代,无人平反昭雪罢了。
我起初走进陌生的门巴族人家,大凡看见女主人斟酒时神色有点异样,或指甲过长而且浸泡在酒里,心里就七上八下,怀着一种牺牲精神硬着头皮将它喝下。 因为不喝酒,就难以让门巴族群众讲他们的人文风情。我对门巴人放毒的说法,尽管本民族的人确信无疑,但我还是深感疑惑。至于门巴人所谓的毒粉配方,亦经不 起科学的验证。
TIPS:
门巴族主要是生活在中国西藏南面的一个少数民族,我方控制区的门巴人主要生活在西藏错那县、墨脱县、林芝县和米林县,墨脱县、林芝县和米林县的门巴 人主要从不丹迁徙而来,据2010年人口统计,我方控制区有门巴族 10,561人,不包括错那县方向印方控制区的5万名门巴族同胞,他们主要生活在靠近 不丹的达旺、西卡门等地区。据有关资料介绍,达旺地区门巴族有2万人,占达旺总人口的97%,西卡门地区还有数万名门巴人,占当地人口的77%。据专家学 者考察,墨脱县和错那县的门巴族因地域差异,在方言、饮食、民居等方面存在一些文化差异。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