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林芝 > 林芝动态 > 林芝要闻

林芝地区以民心为尺丈量活动成效

2015年03月21日 11:1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住院不收床位费,一个多月已经省下1200多元。转作风,走群众路线不是走过场,确实让我们得到了实惠。”林芝地区八一镇居民色迪的母亲因病住进林芝地区藏医院,该院设立了惠民病房,免除像色迪这类贫困家庭的住院床位费,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林芝地区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用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扎实有序,一股股清风正气滋润着百姓心田。

率先垂范增强号召力

“这是一场触及灵魂和思想的洗礼,我们一定要抓好落实。” 今年1月27日,林芝地委书记赵世军在林芝地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作了表态发言,至此,林芝地区拉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幕。

其实,从去年8月开始,林芝地区的1228个党组织、2.3万多名党员就行动起来,投入到“进乡镇、进村居、进农户、进寺庙、进企业,访民情、访民意、访民难”“五进三访”调研活动,并征求群众各类意见建议1420余条,梳理群众突出困难问题650余件,帮助解决493件,投入资金2550万余元,一系列的前期工作为林芝地区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领导先行一步,改进作风就有了强劲推动力;干部带头示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有了巨大号召力。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林芝地区把率先垂范贯穿活动始终,领导干部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强化学习、带头征求意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形成了上行下效、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有了表率,林芝地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积极跟进,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走进农户,与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带去党的关怀,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林芝地区科级以上干部与5131户群众结对认亲,自掏腰包发放慰问金181万元。

边查边改切实转作风

问政于民,知政令得失;问计于民,求创新思路;问需于民,明群众期盼。

林芝地区不耻“广”问、求“谏”若渴,敞开大门,聚焦“四风”“两问题”“一薄弱”,真心实意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林芝地区共征求意见建议3786条,真正做到了“一个班子就是一个意见箱,每个督导组、每个驻村工作队都是收集渠道”。

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林芝地区先后组成9个调研组,深入489个基层党组织专题调研,对调研梳理出的6个方面25个问题,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建立专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波密县地广人稀、山高路险、人员居住分散,群众办事较为困难,办事成本较高。加之许多农牧民群众文化程度有限,普遍反映到政府单位办事较为困难:要么找不到门;要么不知找谁办;有时为办一个证、盖一个章要跑三四趟,远的地方一个来回要跑一天,误工误时又增加开支。

为畅通为民服务渠道,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波密县委着力打造以县综合便民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为延伸的县、乡(镇)、村(居)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努力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推一扇门、少走一道程序,实现了用最短的时间办好事情。

在执法监管、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林芝地区推行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和过错追究等制度,开设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进一步转变了作风、提升了服务质量。法院系统针对弱势群体,推行“一站式”立案,开辟诉讼“绿色通道”;人社部门通过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

为整肃不良作风,林芝地区加强明查暗访,专项整治公车私用、公款消费等问题,做到了对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今年一季度,林芝地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7.63%。

转变作风带来的变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称赞。林芝地区墨脱县墨脱村党支部书记吉都感慨,“如今是官话套话少了,实话真话多了;空头承诺少了,办实事解难事多了。党员干部都这样带着感情和责任做事,自然就得到了更多百姓的认同。”

 

创新“自选”动作力求见实效

林芝地区在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地区实际创新“自选动作”。

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格桑德吉、最美乡村医生布琼、最美邮递员尼玛曲旦是林芝地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最生动的模范标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巡回宣讲,一件件普通平凡却感人至深的小事、一句句朴实无华却打动人心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唤起了广大党员干部内心中的崇高信念。

在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旅游致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村支部书记达瓦介绍,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办了家庭旅馆,吃上了“旅游饭”。

2013年,在“产业建设年”的大环境影响下,农牧民参与旅游业积极性高涨,林芝地区家庭旅馆累计达213家,带动农牧民群众680户2800余人,人均增收4400余元。

“转变作风,走群众路线,不是为转变而转变,而是要为群众谋长远的事、做实在的事。”林芝地委书记赵世军告诉记者,“在去年发展的基础上,林芝地区确立今年为‘产业推进年’。按照计划,到2014年年底,林芝地区旅游总收入将完成26亿元,特色农牧业增加值将实现5.3亿元,水电能源业增加值将实现0.54亿元,藏医药业产值将实现5.2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实现3.56亿元,这将进一步拓宽群众长期稳定增收渠道,带给群众更多实惠。”

林芝县八一镇唐地村结合村情特点,深入开展“五星党员、十星农户”创建活动。 唐地村党支部书记普布次仁介绍,活动不仅促进了村容村貌整洁、村民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还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涌现出了一批致富能手,进一步做强了全村油菜籽加工、综合养殖、生态果园3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了劳务输出、旅游服务2个新办产业,村集体收入达到11.3万元,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000余元,活动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深受全村党员、农户的认可和欢迎。

林芝地区公安处根据工作实际,积极协调地区邮政局,将各县公安派出所、便民警务站在工作中拾到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机动车驾驶证等有效证件按照证件地址邮寄给失主;利用邮政网点,将机动车驾驶证审验、补证换证、牌照等部分业务委托邮政局代办寄递,为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和安全的服务,也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让群众亲身体验到警邮合作带来的实惠,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的是作风,赢得的是民心,开辟的是未来。在林芝地区人们欣喜地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作风改进正在转化为推动转型发展、富民惠民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建设幸福美好新西藏的生动实践。(记者 陈林 王雅慧 见习记者 丹增群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