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强对机耕道、田间道路、灌溉沟渠、水池等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户对机耕、灌溉、排水等的需要,满足农业产业化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和基地,其实力强弱和牵引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成效。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各龙头企业通过定单,扶持农户推进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通过为农户提供良种设备,资助周转金,进行技术培训等形式,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既可规避现阶段一家一户生产经营存在的资金、技术、信息及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的不足,又能为涉农企业发展找到稳定可靠的货源,壮大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
三是鼓励农牧民兴办专业合作社。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能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的程度,提高农牧民在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谈判地位,使生产组织和管理,企业收购农产品等环节更加顺畅。目前,波密县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机制还不健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已显示出不可低估的作用。下一步,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鼓励、扶持,规范内部运行机制,使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完善,真正通过该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农牧民组织起来,把农牧民与市场对接起来,参与市场竞争,促使农村规范经营,开展有序竞争,维护农牧民利益。
四是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牧民和农技人员的素质。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要通过培训,拓宽农牧民思路,促使农牧民更新观念,为产业化发展扫清认识障碍。要加大对广大农牧民和农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及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产品加工、营销技术的培训,提高其科技素质。要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切实转变了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大大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科学种养水平和生产实践技能,逐步建成一支新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人才队伍,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