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旅途中,有人追求气壮如虹的事业。有人用青春博取亮丽的功名。而他,只愿在岁月背后,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宁静。
吉吾,56岁,工布江达县金达镇仲荣村党支部书记,一个从2004年至2014年连续担任了10年的村委会主任,为了本村的经济发展,他任劳任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可以说,他是仲荣村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吉吾告诉记者,仲荣村西邻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北接嘉黎县错多乡,是一个纯牧业村,畜产品资源丰富。可以这样说,家家户户都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牛 羊,但由于群众长期受“惜杀惜售”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这些“固定资产”成了永久性的“死期存款”,致使村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
“我虽然没有经历旧西藏,但我年轻时的生活条件还是十分艰辛的。”吉吾回忆着说:“住的是平房,面积很小,都是土木结构;没有电,没蜡烛,晚上照明全靠酥 油灯;各种生活用品都需要按计划购买,衣服也是补丁上打补丁;交通也很不方便,全靠步行,前往牧场放牧骑马要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春种秋收全靠人力,没有 化肥、农药,粮食产量极低,有时产量不好时吃饭都成问题……”
前些日子,记者在仲荣村采访,看着这个村的变化,无法想象吉吾所讲述的仲荣村以前的面貌。现在村道已是水泥铺就,家家通电、通水、有电视看,条件较好的人家还有汽车、摩托车,去哪里都方便;村级组织健全,各组织发挥作用良好。
“比起以前,现在的村民很幸福,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每家每户大多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来回牧场很方便。经县、镇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返回后教村民 学到了很多农牧种养新技术,养牲畜的人家也越来越多,收入也提高了;与以前相比,村民在生活上更有计划和打算,挣到的钱也不乱花,大部分用在购买家具、农 业机械、电子产品以及投资教育事业,让更多的小孩上学学知识。”吉吾高兴地说,现在仲荣村已是金达镇的党建示范村之一,今年7月,还建立了仲荣村畜产品加 工合作社,既转变了村民“惜杀惜售”的传统思想观念,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
“现在能有这样好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吉吾表示,今后自己一定会在工作岗位上更加努力,做好工作,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让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