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林芝

八宿县开展强基惠民活动 抓住“五个”关键

2015年11月13日 10:5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本网八宿10月12日讯(潘天鹏)今年以来,八宿县在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中,各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五项任务”,在强基础上下功夫,在惠民生上下苦心,牢牢抓住“人、钱、管、帮、干”五个关键,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抓住“人”这个关键,严把三关配强队伍。为确保选出来的驻村干部“用得好、管得住、出实绩”,首先是注重把好宣传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手机报等平台以及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广泛宣传驻村工作的意义,选派队员的条件、方式、管理考核等内容,营造良好的选派氛围。其次是把好标准关,根据贫困村、重点村、难点村实际,把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和所驻村实际相结合,把选派干部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特点与所驻村相结合,确保选派干部符合所驻村的实际需求。最后是把好程序关,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由干部自愿报名,向单位提出申请,单位审核把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后报组织部。从申请、提交、审核、酝酿、决定、公示等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选优配强驻村干部队伍。

抓住“钱”这个关键,摸清底数为民解忧。今年年初,各驻村工作队利用上级下拨的政策资金、工作经费以及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因村制宜找出一条切合当地村(居)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发路子,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昌都市审计局驻拉根乡绕巴村工作队通过“短平快”项目渠道为群众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养殖藏香猪,将实现藏香猪养殖200头规模,年出栏可达100头。可实现产值5.6万元以上,年利润5万元。为解决群众食用酥油困难,驻村工作队筹集资金40万元,准备为每家购买一头奶牛,现正在落实当中。为解决绕巴村吃水难困难,筹集资金24万元,修建了村内自来水饮水系统。然乌镇驻康沙村工作队通过村民集资32万元(支部书记为民办实事经费5万元),修建村集体经济旅游宾馆,实施完成后,通过租赁承包的方式每年为群众增收6.6万元等。截止目前,县强基办已经完成了42个50万元以下的“短平快”项目的落实工作,项目资金达1246万元,并通过实地查看,现正在实施阶段。

抓住“管”这个关键,沉下身去静下心来。县强基办针对驻村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驻村干部管理严肃驻村工作的通知》进一步重申纪律要求。一是签订责任书。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与驻村工作队签订了涵盖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落实轮流坐班制度、24小时值班等方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保障农牧区和谐稳定。二是规范请销假制度。规定请销假的范围和程序,严格请销假纪律,凡不按要求办理请假手续私自外出的,按旷工处理,由驻村工作队及相关人员承担在外出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后果和责任。三是建立工作台账。详细记录每天办公情况,对村民办事要实行全程代理,深化为村民服务的方式方法,保证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四是开展督导检查。利用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和领导考察、电话督查、随机抽查、不定期暗访、下发督查通报等途径,听、查、看、问、访,对驻村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抓住“帮”这个关键,搭建平台锻炼干部。驻村干部响应号召,离开机关投身基层,县委县府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助他们。一是经济上补贴。干部在下派期间,同等享受原单位其他职工的工资和福利等待遇,并按海拔二类和三类区标准每天给予生活补贴50元、65元。二是政治上激励。县委把是否具有农村工作经历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提拔干部,一律先过“基层关”,对那些在下派工作中能力较强、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县委优先提拔任用,在全县形成了从基层一线选人用人的良好导向。三是生活上关心。每年驻村工作队在保证2/3人员在岗的情况下可以轮休2次,每次25天,原则上不能超过休假天数。为确保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手把手教会村干部基础档案建立、分类、归档、各类规章制度的起草、会议记录、文字材料撰写及计算机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村干部教会驻村工作队如何处理村内矛盾纠纷等事务。仅今年4月份全县就有76名驻过村的干部得到提拔任用,23名乡镇机关驻村干部被推荐考调到县直部门工作。

抓住“干”这个关键,围绕任务确保成效。各驻村(居)工作队切实围绕区党委强基惠民“五项任务”要求开展工作,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一是建强基层组织。各驻村工作队上半年发展党员96名,培训村支部书记162人次,新纳党员90余人次,大学生“村官”党员17人次,农牧民党员1452人次。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始终按照区、市维稳工作要求,建立完善各项预案230余个;开展法律法规、揭批“达赖”等教育活动61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500余份,排查各种隐患450余次,梳理各种隐患并就地解决73余起。三是寻找致富门路。截止目前,帮助村(居)理清发展思路65条,制定发展规划110条,找准发展路子57条,通过跑项目筹资金320万元,组织劳务输出900人次,技能培训85期1200人次。四是进行感恩教育。各驻村工作队在村(居)民众广泛深入开展“算富帐、感党恩、要稳定、求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召开感恩教育大会400余场次,政策宣讲106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95%。共发放宣传材料3600余份,举办专题讲座406场次,组织群众开展新旧西藏对比活动700余场次。五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今年来,共联系帮扶贫困群众370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000余件,解决群众就业538人,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370余万元。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