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林芝

驻米林县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不负重托 驻村接力脱贫攻坚

2017年04月06日 10:1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雅慧
分享到:    

“我们村能够脱贫摘帽,驻村工作队功不可没。”米林县南伊乡琼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达娃对驻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自治区首批脱贫摘帽县,驻米林县各级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232”脱贫攻坚总体布局和“1693”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坚持“一个率先、两个重点、四个同步”,合力攻坚、重点突破,帮助765户2393人脱贫,脱贫率99.27%。在第六批驻村工作队接过接力棒以来,工作队队员积极行动,以拓宽增收渠道为重点、为民富民为目的,担起脱贫攻坚巩固员的角色,保障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全面脱贫。


着眼旅游产业 提高附加价值


从南伊乡政府到琼林村的路上,“索朗群增家庭旅馆”的招牌格外醒目,走进院子,主人索朗群增热情招呼大家品尝珞巴族的美食——烤藏香猪肉。


旅馆走廊两侧,写满了游客的留言,既有旅游的感受,也有感谢索朗群增的话语;客房里,贴着很多展示珞巴族民俗风情的宣传画。看得出来,索朗群增在认真地经营着自家的生意。


“我们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既可以观赏风景,还可以体验珞巴族民风民俗。”驻琼林村工作队队长索朗央宗告诉记者,琼林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


米林县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利用好这些旅游资源,米林县各级驻村工作队始终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积极引导群众服务旅游、促进增收,确实走上靠景吃景吃上“旅游饭”的发展道路。利用大峡谷文化旅游节、林芝市桃花节、南迦巴瓦半程山地马拉松等活动,着力推进米林深度游,从而进一步提升米林旅游形象,让游客真正体会到米林“雪域花园、高原氧吧”的境界。同时,结合“一村一品”目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科学规划设计,展现旅游特色和亮点。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全面开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整合旅游资源,帮助和鼓励群众参与旅游产业。


目前,丹娘乡白拉村投入资金430万元进行农业经济观光园客土改良项目,现以每年10万元租金进行租赁,让群众吃上“旅游饭”,钱袋鼓起来;林芝市政府办驻琼林村工作队组建民间文艺队,以传统、民族的民间舞蹈形式向区内外旅客展现今天农牧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独特、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林芝市民政局驻索松村工作队借助建设桃花节分会场的契机,邀请拉萨市著名藏餐老师,举办农牧民藏餐厨师技能培训,为打响索松的旅游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西藏农牧学院驻羌纳乡娘龙村工作队组织挂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及群众代表60余人,前往派镇参观派镇水果示范基地、索松村农家客栈、观景台、达林村藏谷缘特色野生林产品加工厂及特色农家乐,学习科学先进的管理运营模式,为娘龙村赏花经济园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指明了方向。


落实帮扶制度 改变传统观念


“我的致富全靠党的好政策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一步,我也要帮助大家一起致富。”米林县里龙乡甲帮村村民帕加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的藏刀加工坊已经初具规模。


致富不忘群众,下一步,帕加将投入8万元扩大自己的藏刀加工坊。“希望能吸引村里的贫困户跟我一起致富。”帕加笑眯眯地说。


“转变群众的观念,让老百姓真正从主观上想要富起来,这样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据米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强基惠民办副主任蒙少杰介绍,米林县各级驻村工作队和派出单位坚持开展“四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扶持,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形成合力,狠抓落实,使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驻村工作队在群众生产生活中充当起扶贫工作政策宣传员、思想引导员的角色,通过引导、教育及宣传让贫困户深刻认识自身陋习,摒弃“要我富”思想,树立“我要富”的观念,积极抓好扶贫项目的落实工作、不断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让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与全体民众一同走上小康致富道路。


拓宽致富道路 壮大集体经济


林芝市人社局驻卧龙镇麦村工作队在派出单位支持和西藏则界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帮助下,组织40余名群众在林芝市进行手工木质藏香猪彩绘技能培训,目前已有26名群众成功通过藏香猪工艺品手工彩绘技能培训,木质手工彩绘藏香猪成品以每个15元的价格回收,实现了群众在家转移就业。


“我们在家做好彩绘就有人来回收,还能增加收入,特别好。”村民索朗曲扎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驻米林县各级驻村工作队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群众自主、自力更生,绿色环保、生态保护”的原则,各级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统筹调配派驻单位资源,积极争取资金,开拓各种渠道帮助村民拓宽致富门路。同时各级驻村工作队着力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根据村经济实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发展村经济建设,为稳定脱贫、全面脱贫保驾护航。如:县国土局驻米林镇邦仲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班子积极与林芝航站沟通协调,为村内35岁以下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争取机场正式员工编制12个,每人每月增收2700元。县检察院驻丹娘乡康布热村工作队争取资金15万元,用于扩大养殖项目,并邀请县农牧部门养殖技术人员现场指导120余名群众,有效提高了养殖管理科学性。预计今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15万余元,实现集体经济滚动发展。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