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县在冬季发展稻田闲季蔬菜种植,同时利用种植的油菜、紫云英等打造田园景观,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助推墨脱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墨脱县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平均海拔12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非常适宜各类蔬菜生长,具有发展蔬菜种植业的先决条件。
此前,墨脱县基本无规模化蔬菜种植,县城的蔬菜供应80%为四川、云南拉运至波密后转运至墨脱,价格极为昂贵;而当地农牧民群众主要在房前屋后种植少量蔬菜,自给自足,基本无商业化生产,不能从中受益。并且,墨脱水稻田和玉米地在9月份就已经收割完毕,但当地群众没有冬种作物的习惯,导致土地荒废近半年时间,尤为浪费。
2016年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墨脱县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就充分认识到依托墨脱10月至来年5月人闲地闲的优势和县城蔬菜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充分利用墨脱冬季优越的自然条件,利用墨脱有限的土地资源适度发展稻田闲季蔬菜种植,同时利用种植油菜、紫云英等打造田园景观,提高墨脱有限耕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改变了半年种植半年人闲地闲的历史局面,增加蔬菜供给,提升田园景观,吸引游客,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营造产业促发展、勤劳能致富的氛围,助推墨脱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亚东村位于县城所在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且群众思想较为解放,主动脱贫致富积极性较高。工作组决定以亚东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精准扶贫为目标,依托10月至来年5月人闲地闲和县城区域优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引导群众围绕蔬菜产业做文章,全力引领农民发展蔬菜产业,适度发展稻田闲季蔬菜种植,做到以户带户、以户帮户、以户促户,依靠蔬菜产业脱贫致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2016年冬季,亚东村在工作组的支持下探索发展稻田闲季蔬菜种植。期间,共有54户农牧民参与,其中扶贫户18户;不仅有50余名农牧民群众掌握了5种蔬菜种植新技术,而且为54户蔬菜种植户户均增加收入4000余元,直接带动14户扶贫户在2016年脱贫,效果初显。
2017年冬季,工作组向4个乡镇13个行政村发放蔬菜种子25个品种、650多公斤,价值约6万元,可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探索打造雅鲁藏布大峡谷冬种蔬菜及油菜花海基地。其中,作为示范点的亚东村,稻田闲季蔬菜种植基地在原有54亩的基础上扩建种植到约300亩,其中,种植茄子、胡萝卜、花菜等15种蔬菜共计150亩,种植油菜150亩;共有60余户农牧民群众参与,每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单户最高收入近1.5万元;第一次试种油菜花也取得初步成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2018年,工作组奖励了亚东村2017年冬种蔬菜种植能手,并组织墨脱镇和亚东村部分干部、蔬菜种植户代表前往山东寿光等地实地参观学习蔬菜产业发展,进一步激发提高了群众稻田闲季蔬菜种植的积极性。
近三年来,工作组、亚东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以“整体培训,逐个指导,重点示范,现场引领”为原则,共计召开集体动员部署会议5次,个别谈话几十次,集体专题培训10多次。柔性援藏技术人才罗德涛在藏期间更是几乎每天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并通过选择3名种植户作为重点种植示范户全程跟踪指导、选取示范地现场种植引领新技术等方式培养了一批蔬菜种植技术能手。
此外,为解决村民起早摸黑、个人分散卖菜的困难和对扩大种植面积后蔬菜销路的担忧,打消群众顾虑,在多次前往县城农贸市场调研蔬菜销售以及价格等情况的基础上,工作组、亚东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还创新举措,合力搭建蔬菜销售平台,成功举办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蔬菜种植基地销售签约仪式,由村民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定点供应蔬菜,并指导村合作社分别建立蔬菜种植户微信群和客户商家采购微信群,做到订单式采收、配送蔬菜,产销无缝对接,不仅减少了村民的工作量,还提高了他们的收益,商户也采购到最新鲜、绿色安全、价格优惠的蔬菜。
亚东村作为先试先行单位,不仅要带动亚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更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好地理优势,创新思路,开拓具有墨脱特色化的农业生产道路,切实将蔬菜基地建设成为集生产、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增强辐射、拉动作用,为墨脱的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再添新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