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林芝

波密县八盖乡多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05月31日 10:3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记者 张猛 王珊
分享到:    

八盖乡位于波密县西北部,距县城193公里,全乡区划面积2101.18平方公里,地处易贡藏布河谷深处,属藏东南温带半湿润高原气候,森林覆盖率为82.7%,树种丰富、景色迷人,这里有波密县最完整、最原始的森林。

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八盖乡最恰当不过:从通麦天险沿着易贡藏布江跋山涉水、穿越茫茫大山,需徒步三天,沿途紧靠崖边,下方是易贡藏布江,道路十分险峻,曾出现牦牛驮物掉进湍急的易贡藏布江中瞬间被冲走的情况,是阻碍进出八盖的天险。要想富、先修路,经过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和多方大力支持,2012年八盖乡粗通渣土路,结束了牛驮马背的历史。

虽然粗通公路,但是八盖乡雨季一般持续6个月,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阻断与外界的联系,导致人员进出困难,物资匮乏。在这样的环境下,坚守在八盖乡的全体干部职工,用他们的热血和青春谱写着新时代党的干部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他们甘作公仆的风骨。

山区工作艰苦,边远山区更是如此。几年来,无论路途多么崎岖难走,八盖乡党委始终坚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带领全乡群众共同富裕的工作目标。由于长期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八盖乡群众普遍思想观念陈旧,这在全县都“有名”。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宁愿受穷也不愿出去劳作,守着老屋子,喝着茶,暖洋洋晒着太阳,成了他们的真实写照。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就成了八盖乡干部攻坚克难的第一个“堡垒”。

乡里想出的第一招就是“磨嘴皮子”,派出扶贫专干和党建指导员,从大会宣讲到逐家逐户给群众做思想工作。雄吉村第一书记扎西央宗说,宣讲员每天每人平均要走6个小时,讲到嗓子冒烟。乡里还建立了生产补助、劳务补助、以工代赈、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后进等工作机制,让贫困群众在参与生产中增强能力、树立信心、铆足精气神,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逐步引导建档立卡户撸起袖子干、励志拔穷根。

乡里的第二项举措是从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入手,主动联系县人社、农牧及全乡种植、养殖能手,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确保让每户建档立卡户掌握一项实用技能。目前,通过培训,全乡获得专业技能培训证书的共50人,转移就业95人。

乡里的第三项举措是认真落实偏远乡镇基础设施、人畜饮水、退耕还林、扶贫攻坚等各项经费,让全乡建档立卡户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致富路上,八盖乡党委扮好“领路人”角色,充分发挥“望远镜”作用,切实让建档立卡户看到致富就在前方。

通过综合考量八盖乡独特的生态气候及纯种藏香猪的资源优势,乡里确立了发展藏香猪养殖、打造纯种藏香猪养殖品牌的思路。说干就干,乡党委积极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兄弟县乡学习经验,整合为民办实事经费和扶贫资金。目前,共投入290万元,已在五个行政村建立标准化养殖场。

发展藏香猪养殖的同时,乡党委瞄向了303省道建设机遇。303省道建设项目是易贡茶厂至那曲嘉黎县忠玉乡的贯穿整个八盖乡的路段建设项目,施工线长、工程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乡党委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成立了以巴瑞村致富能手边巴为领头人的运输车队,帮助车队申请贷款600万元购买车辆机械,制定“支部+致富能手+农户”的车队发展模式,健全完善车队管理制度,保证运输车队高效运营,助推脱贫攻坚。车队由最初31辆运输车、31人参与,到2018年发展至79辆运输车、15台挖掘机、21台大型装载机、20台小型装载机、79人参与,收入1500万元,并吸纳24户建档立卡户,每年增收5万元。如今,车队不断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涓滴成河,奔涌不息,一点一滴的付出换来一步一步的成就。目前303省道八盖乡段正在紧张施工中,柏油路互通之后,八盖乡的经济将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百姓将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家庭生产生活条件会更加富裕。

责任编辑:刘琳琳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