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村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在小康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唐地村历届党支部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唐地,藏语的意思是空旷荒芜的土地。过去,地处深山沟里的唐地村缺乏致富门路,村民也无事可做。改变村里的面貌,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成了唐地村历届党支部的头等大事。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唐地村党支部办起了文化夜校,4个有文化的党员慢慢教会了全村人看书识字。
为了解决村民们的生计问题,村党支部书记达娃平措和全村党员深入分析全村发展的实际,对全村381亩土地进行了综合利用规划,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值。2006年,唐地村在林芝率先成立了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冰湖农副产品综合加工专业合作社。接着,油菜籽加工厂、藏鸡养殖基地、生态旅游园区等项目接连落地,“支部+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初见成效。2014年,唐地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达娃平措说,这是唐地村的一大优势,今后要对合作社进行转型升级,建立高原民族特色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借助电子商务让藏家的青稞、氆氇、酥油茶走出去。
“这还只是第一步。”达娃平措说,第二步是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高原民族特色产品深加工小微企业;第三步是建设产品收购储藏库;第四步是成立电商公司。此外,唐地村还将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包装雪域文化、引进旅游商贸平台、发展金融业务。
如今,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唐地村就迈入人均收入万元村行列;2012年,成为西藏“网络第一村”;2013年,建成小康示范村;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了18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唐地村党支部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五星党员、十星农户”创建评选活动,进一步充分调动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如今,“五星党员、十星农户”创建评选活动不仅在唐地村生根发芽,还推广到林芝市的197个乡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发挥优势,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唐地村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达娃平措对唐地村的未来信心满满。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