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国强”,年轻干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促进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生力军,跟班锻炼就是为优秀青年干部搭建的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实践平台,推动青年干部将跟班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林芝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部署要求,在那曲市委、阿里地委的大力支持下,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成长需要,从2016年开始,先后选派9批209名干部赴那曲、阿里进行短期学习交流。在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19年,首次选派16名正科级以上干部到那曲、阿里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班锻炼,让年轻干部在高海拔艰苦地方“蹲苗”“壮骨”。
明确选派标准,精准组织实施
林芝市坚持选拔好干部标准,注重事业发展需要,着眼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从相关经济部门和基层一线选派干部。同时,注重培养干部成长,大力选派潜力大、可塑性强的年轻干部,并结合年轻干部专题调研情况,切实把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年轻干部选出来、派出去。
跟班锻炼干部中大部分为“80后”,综合素质高,思想活跃有朝气,其中大多干部已独当一面、挑起大梁,是经过多年培养的业务骨干。
此外,林芝市委从严从实管理干部跟班锻炼工作,坚持干部选派到哪里,从严管理就跟进到哪里。跟班锻炼干部实行以接收单位日常管理为主、林芝市委组织部和派出单位党委(党组)协同管理为辅的“三合一”管理模式,压实日常监管责任,做到管理工作“真管不挂空、风筝不断线”。
2020年5月初,林芝市委着眼长远战略储备,继续选派2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那曲、阿里跟班锻炼,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一带四基地”建设。
搭建干事平台,促进担当作为
跟班锻炼干部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学习那曲、阿里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战天斗地的工作精神,把跟班当任职、把临时当长期,主动融入、身到心到,在艰苦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锤炼了作风,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取得了良好反响。
坚持任实职、压担子。林芝市委加强与那曲市委、阿里地委沟通衔接,结合跟班锻炼干部任职经历、个人特长,精准安排工作岗位,选派的县级干部在跟班县全部任常委,每名跟班锻炼干部都有明确分管或具体负责的工作,确保干部学习有平台、干事有舞台,充分调动跟班锻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发挥特长与培养锻炼有机统一。
坚持到一线、提能力。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把选派干部放到跟班地脱贫攻坚主战场、反分裂斗争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学习锻炼,除2名联络员在市(地)委组织部工作外,其他干部均安排在那曲、阿里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县(区),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
坚持架梯子、铺路子。那曲、阿里两地组织部门倾力支持跟班锻炼干部开展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参与重点工作推进,为跟班干部搭建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平台。接收单位在履职上放权、工作上放手,开展结对帮扶,推动跟班锻炼干部转变角色、真情融入,确保干出实效、炼出成效。
健全考核机制,确保跟班成效
为保证跟班锻炼工作出实效、考评有依据,跟班锻炼实行一月一报的月报告制度,每期选派干部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那曲、阿里两个工作小组,设立组长、副组长和联络员,每月上报一次工作纪实,全面掌握了解干部跟班锻炼情况,并定期进行核查分析。同时,坚持一季一考,在季中和季末派出考核组进行考核,根据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作出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强化结果运用,对跟班锻炼期间表现优秀、符合任职条件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使用,对在岗率不高、表现较差、作用发挥不好的干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跟班锻炼干部返回后,进行长期跟踪培养,第一批跟班锻炼干部中符合条件的,有70%的干部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切实树立好年轻干部到高海拔偏远地区磨炼成才、选拔使用的鲜明导向。
加大对选派跟班锻炼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林芝市委密切关心选派干部的身体健康,跟班锻炼前,专门安排选派干部进行高原病专项检查和全面体检,并为每名干部购买了不低于8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那曲市委组织部每月为跟班干部安排一次体检;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为跟班锻炼干部统一购买防寒服;接收单位积极协调解决办公、住宿等问题,落实伙食补助等特殊待遇,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消除思想疑虑,确保跟班锻炼干部放心、安心、静心工作,切实把组织对干部的关爱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选派干部到那曲、阿里跟班锻炼,是林芝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品牌”工程,为全市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