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林芝市巴宜区已经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记者来到八一镇与巴吉村的结合部,惊喜地看到,昔日泥泞的沼泽地已被一座巨大的建材市场取代,市场内人头攒动,车流不息,生意红火。
巴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皓告诉记者,巴吉村立足优越的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入股+集体分红+群众受益”的运作模式,引进西藏仁和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合力打造了林芝首家大型专业建材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创收450万元的同时,带动700余名周边群众稳定就业,20年后经营权将全部归还巴吉村。
巴吉村建材市场是巴宜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林芝市巴宜区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坚持党委主导、支部主抓、群众主体,大力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和发展壮大工程,村级组织“造血”能力得到有力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64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3107.5万元,其中7个村(居)年收入100万元以上。
党委主导“稳根基”
巴宜区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到工作中。
结合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累计实施产业项目196个,落实扶贫产业资金近4亿元,持续夯实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全面建立县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联系制度,围绕“包教育、包发展、包稳定、包服务、包治理”,31名县级领导包6个乡镇、84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包村到户,帮扶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起区委主导、乡镇主责、村社主抓的责任体系,并将帮扶成效纳入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内容,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由经济任务上升为政治任务。同时,强化部门联动,推行“支部+部门联动+资源倾斜”的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统筹县级资金328.2万元帮助八一镇落实加当嘎农家乐建设项目、布久乡简切村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和林芝镇立定村绵羊品种更新项目等,着力打造一批能看、能比、能学的样板。
支部建设“添动力”
巴宜区突出产业型党支部建设,引导村党组织把工作重心放到抓特色产业、建致富项目、促农牧民增收上,结合“五位一体”,制定各村“一村一策”、本年度计划和5年发展规划200余项,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66家,注册资金达3.5亿元,辐射带动3577户14210名农牧民群众入社,并在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5个党组织,着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
同时,强化能人带动、示范引领。广泛搭建村干部干事创业平台,签订村“两委”创业承诺书301份,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联合会、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任职制,并注重正向激励,于今年对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标准进行了提标,使村干部“前进有方向、后退有保障”,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干事热情。更章乡久巴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杰带领群众创办草莓合作社,为群众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米瑞乡色果拉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充分发挥养殖特长,带领群众开展藏鸡、绵羊养殖,实现群众户均年增收3.5万余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群众主导“可持续”
巴宜区积极探索“党支部+产业(项目)+群众”“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全面构建村级组织、企业和群众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群众以土地入股、资产收益入股等形式,有效参与产业建设,为村集体经济行得稳、走得远、能壮大、见效快探索了新路子。
林芝镇真巴村充分发挥桃花旅游资源,引导群众全员参与旅游业,2019年第十七届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经济收入达到320余万元。米瑞乡姆多村结合本村位于旅游环线的地理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动员群众以土地入股、种植观赏花卉150余亩,并在园区内开设了花卉林卡、农产品采摘、射响箭等项目,全村群众纷纷吃上了“旅游饭”。自开园以来,日平均人流量500余人次,累计带动群众创收30余万元,预计年底可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