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林芝

察雅县色热西村发展集体经济脱贫记

2021年01月19日 10: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陈志强
分享到:    

2017年以前,察雅县吉塘镇色热西村产业结构单一,既没有集体经济也没有产业项目,贫困群众增收十分困难。

2019年7月,色热西村正式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短短几年,色热西村贫困户靠什么如期脱贫呢?它成功的秘诀在哪?

色热西村位于察雅县西部高山深谷区域,受自然条件制约,村民要么守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要么外出打工谋生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色热西村成功的秘诀也在于此: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

色热西村自古就有制作民族手工艺品的传统,全村46户家庭掌握着藏靴、藏式储物袋和藏香制作的技能,但以往多为家庭式小作坊生产,产品也以亲朋托销为主,产量小、销路窄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民族传统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大,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销售,在整个昌都市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自此,“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色热西村党支部的酝酿下应运而生。经村党支部研究,色热西村决定实施民族手工艺制作项目,以技术骨干旦增旺堆为带头人。

方向有了,启动资金和生产厂房却难住了他们。这时,村民主动跑到村委会筹资。少的三五百元,多的两三千元,46户村民共筹集了7万余元启动资金。70岁的老阿妈措嘎拉姆,将2000元钱交到村党支部书记阿旺顿珠手中,作为了自己的入股资金;党员大会研究后,决定将村委会闲置的房间作为临时生产厂房。

2017年5月,察雅县吉塘镇色热西民族手工艺制作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同年6月,该公司在昌都市马草坝的销售点正式开业,店铺里藏靴、藏香、藏式储物袋等各类特色民族手工艺品摆放整齐、琳琅满目。看到产品卖得红火,阿旺顿珠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开业第一天,我们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200元。色热西村有信心、更有决心做好民族手工艺产业。”

该公司在昌都市马草坝的正式营业,标志着色热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仅2017年,该公司纯收入就达到了60万元,帮助全村46 户群众(含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户年均增收1.3万元左右。

“乡亲们腰包鼓了,生活品质也得要提升。”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全村群众填沟槽、补坑洞、拓路基,使原有狭窄陡峭的土路变得平坦宽阔;安装22盏路灯,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问题;协调引水管道2100米,彻底解决了牲畜的饮水困难;全村群众义务劳动种植各类树木5千余株,色热西村的整体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现在,色热西村村民的脸上,时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曾经闭塞的小山村变得越来越红火了。

责任编辑:唐朕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