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那曲

​那曲市强基惠民工作:驻村帮扶谋福祉 强基固本助脱贫

2018年06月28日 12:1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晓莉
分享到:    

自第七批干部驻村工作启动以来,全市1190个驻村工作队、3868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扎根基层、履职尽责,本着“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在干出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奏响了“干群是一家,百姓乐开花”的华美乐章。

如何让驻村工作队有扶贫硬本事—

“布控”“选派”“育培”精准推进,沉到一线的都是精兵强将

自身强才能扶弱培强。要成为脱贫的“及时雨”,驻村工作队必须带着一身的本事去,这样才能让帮扶对象感到“解渴”和“给力”。为此,那曲市进一步精准推进干部驻村工作,市强基办结合村(居)实际需求,把“七项重点任务”作为主攻方向,对部分驻村点作了调整,并坚持“布控”“选派”“育培”精准推进,确保把精兵强将派往基层。

那曲市坚持按照“政治素质过硬、协调能力较强、工作作风扎实、适应农村工作”的标准,注重老中青结合、藏汉干部搭配驻村,重点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3868名专业背景丰富、学历层次较高、谋事思维开阔的优秀党员干部走到扶贫主战场,为贫困村发展注入强大智力和强劲动力。

本领越练越过硬。那曲市采取市主导、选县示范的办法,领导授课、专家辅导、基层干部传授经验、交流讨论、现场观摩等方式,精准强化岗前培训,举办了那曲市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第七批驻村工作队队长培训班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脱贫攻坚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培训班,对全市11个县1190个村(居)驻村工作队队长和部分村(居)第一书记共1480人进行了集中轮训。

如何让贫困村练成脱贫真本领—

抓班子带队伍,基层党组织成为“不走的工作队”

“既要留下一个好成绩,更要留下一批好经验、一些好方法、一种好局面、一个好堡垒”。为此,那曲市各驻村(居)工作队积极帮助基层建班子、带队伍,培养骨干,通过整顿、规范、优化、培育等一系列有效手段,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注重抓班子带队伍,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有脱贫真本领的“不走的工作队”。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积极协助县、乡党委和组织部门,大力实施“千名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加强村(居)干部特别是新进“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居)干部能力素质,指导村(居)“两委”规范日常工作,推进村级议事管理制度化。并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协助推进村(居)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服务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能。

巴青县驻拉西镇26村工作队以“1+4+X主题党日”(即:主题党日时间;落实村(居)“四化”建设要求、与“三会一课”深度融合、与强化党内监督深度融合、与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作深度融合;主题党日基本内容)为载体,有力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不够规范、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如何让扶贫精准对接显能力—

善用部门资源优势,因村制宜选对富民强村路子

“有哪方面的优势就用足它、有哪方面的特长就用好它、有哪方面的能力就用活它……在自身资源利用上实现最大化,这样就体现出部门的帮扶特色,也在解决问题上显示出力度效果。”各驻村工作队队长都有这样的感悟。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驻申扎县塔尔玛乡13村工作队为更好地帮助该村1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筹建手工合作社,协调联系筹集资金3.4万余元,专程到日喀则购买总价值2万余元的5台缝纫机、20余包原材料以及3套太阳能供电设备,目前,该合作社已经投入运行,并积极联系销路……全市各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扭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牛鼻子”,尤其充分依托和发挥部门资源优势,着力破解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截至目前,各驻村(居)工作队组织开展贫困群众技能培训950次,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5826人,增加现金收入887万余元。

驻村帮扶赢得了贫困村群众的民心,也诠释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随着各驻村(居)工作队不断总结经验、扩大战果,那曲市脱贫攻坚战一定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干出精气神、打开新局面。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