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四讲四爱”、“党建+经济”、“党建+脱贫”……自2014年班戈县自治区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成立以来,班戈县党委始终坚持“党领导改革”的原则,按照改革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让基层党建变成一个个服务群众、推进改革发展的具体项目。班戈县委书记、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潘刚平说:“4年以来,班戈县始终坚持县委主导,认真落实‘三重一大’等相关制度,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基础,以激发队伍活力为手段,以发挥骨干作用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班戈县门当乡乡镇党委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潘刚平作专题党课辅导。
依法行使民主权力。
图由班戈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筑牢改革根基 末尾倒排式排查涣散党组织
“打铁还需自身硬”,2014年至今,班戈县完善和落实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班戈县始终坚持落实县委(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和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四讲四爱”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群众政治思想素质。深挖身边先进典型事迹,把论白、祁爱群纪念馆作为党员示范教育基地,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向身边的论白、祁爱群等先进先贤学习,切实做到“深学、细照、笃行”。深化调查研究,坚持带着问题下基层、搞调研,深入村(居)牧户进行实地调研,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以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抓手,带头执行党内规章制度,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带头依法办事,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求严求实、敢于担当、廉洁自律的强大磁场;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坚守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严肃查处违规违纪党员干部。
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方面,班戈县围绕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综合治理、为民服务、社会稳定等方面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实地观摩、交流发言等多种方式,对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493名村(居)干部进行培训。加强选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将其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范畴,认真开展集中轮训、专题培训、赴外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选派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参与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进村项目建设等重点难点工作,在扶贫一线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目前,全县共有195个党组织,其中村(居)党支部共86个。每年我们会按照不低于10%的党组织进行末尾倒排,排查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潘刚平介绍道。
握紧行为标尺 建民意调查和测评机制
为确保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班戈县制定实施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整合考评项目,完善考评体系,改进考评方式,加强结果运用,充分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
健全“一把手”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畅通举报受理渠道,完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宣传、司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力量,编织纪律监督、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网络,形成强大监督合力。
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群众满意度民意调查和测评机制,加大测评结果运用力度。改进完善干部考核工作,建立体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干部特点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分析研判,不唯票,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对出现普遍性“为官不为”现象的乡镇和单位,既要处理不作为干部,也要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加强对勤勉做事干部的关心爱护,及时发现和大力选拔勤政务实、实绩突出的好干部,完善和落实定期表扬、走访慰问等制度,从政治上、待遇上、精神上给予关怀激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严格奖惩制度,对抓党建工作积极、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予以提拔重用和奖励,对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不到位、工作应付、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和单位负责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问责。
抓党建促脱贫 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增至60个
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近年来,班戈县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要求,创新“1234510”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在全市率先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着力扩大“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的聚合效应,大力实施“三大党建带富”工程,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和带富优势,建立“四项工作机制”,为党建促脱贫攻坚强化制度保障,提出“五个一批”思路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造“十大党建示范”积极推进党建发展新模式,化党建优势为扶贫优势,实现精准扶贫与党建工作“双促双赢”的良好格局。
潘刚平说,结合县情实际,班戈县提出扶贫攻坚“三千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落实“四包二对”帮扶制度和“54321”帮扶机制。为激发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班戈县选派86名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和267名驻村工作队员帮助指导村(居)脱贫攻坚。带动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216人,解决58名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带动442户贫困户1029人增收;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目前已成功举办12期建档立卡贫困户“扶志”教育培训班,助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同时,我们还积极整合涉农部门资金,集中力量支持村(居)干部领办和创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鼓励没有合适项目的村探索入股周边村集体经济的办法参与分红,对领办、创办集体经济的党员干部予以适当奖励。截至目前,班戈县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增加至60个。”
马前乡贡曲村的“致富经”
班戈县在实施基层党建和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党组织,马前乡贡曲村党支部就是其中之一。在加强村级组织班子建设的同时,马前乡贡曲村党支部创新运用“群众自筹+外部帮扶”等形式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筹措7万余元购置1台装载机,去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近3万余元。长期以来,贡曲村党支部对党的建设与党领导的事业,做到既不相互替代,也不出现“两张皮、两分离”。
为适应牧区传统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贡曲村党支部本着行业相近、优势互补、自愿互利、便于管理和发挥作用的原则,依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推行“支部+合作社”模式,以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摩托车维修等3个行业为纽带,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使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更加方便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截至目前,马前乡贡曲村已建立5个党小组,特别是该村摩托车维修店成立党小组后,解决4名贫困群众就业,预计每名贫困群众年均收入可达1.2万元。
围绕扶贫精准化目标要求,贡曲村党支部12名党员对全村44户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全方位帮扶,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2016年以来,通过村党支部党员实施结对帮扶工作,全村先后有31人实现就业,实现现金收入13.63万元;2017年以来,马前乡贡曲村44户183名贫困人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通过村党支部党员现金扶持1.17万元,贫困人员年均收入达到5313.7元,率先在马前乡实现整村脱贫。
为了转变少数牧民群众“等、靠、要”、“慵、懒、散”的思想,马前乡贡曲村党支部牵头,研究完善《村规民约》,广大村民一致达成协议,村民购买汽车、摩托车等非盈利消费品或非生产生活必需品,须由帮扶党员根据牧户家庭的消费能力同意后,再提交村党支部会议研究讨论是否同意购买,如有不遵守者,将从严处理,严防牧民家庭因盲目消费和奢侈消费返贫、致贫。整合村“夜校”、远程教育和村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等资源,采取互动交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牧民群众实用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党员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针对无劳力贫困户家庭无燃料储备和辖区公路沿线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村党支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为贫困户义务捡牛粪,同时组织党员、“双联户”户长、牧民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确保了无劳力贫困户过冬燃料有着落、辖区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观。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