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那曲

嘎央家的生活变迁

2019年01月17日 11:0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驻足在车外,身上的热气一会儿便没了,抬眼望去远处山坡有一户人家,屋顶国旗随风飘扬,鲜红的五星红旗和皑皑白雪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是那曲市安多县色务乡,海拔5020米。

在驻村工作队(色务乡政府派驻)的带领下,记者跟随安多县脱贫入户核查组一行踏着积雪,走向一户牧民家中,土石结构的房屋里,洗衣机、炉子、藏式床、衣柜一应俱全且摆放整齐。炉子里的火烧得很旺,锅里还煮着羊肉,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嘎央,虽然才53岁,却已是满头银发,身材显得十分瘦弱;女儿扎珠,腼腆害羞、不爱交谈,花季青春的她刚过完16岁生日,已经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因为缺乏劳动力和致富门路,嘎央是全村公认的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队长土旦次仁告诉记者:“扎珠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人很聪明机灵,学习扶贫政策有钻劲,是我们培养的‘家庭明白人’。”

“父亲在我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一直和母亲一起艰难度日,后来又有了扎珠。那时我既要照顾老小,又要放牧养家,由于没钱,牲畜也不多,家里的帐篷也是破破烂烂的,搬一次家就要补一次,冬不挡风、夏不遮雨,一到晚上冷得发抖。”嘎央回忆起以前的生活,觉得恍如隔世,“2007年,党和政府为我家建起了安居房,这是我们第一次住上这样宽敞明亮的固定房子。但是,之前的辛苦和劳累也让我落下了一身的病,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女儿扎珠一个人的肩上,把孩子上学的事情也给耽误了。”说到这里,嘎央一边抹去挂在脸上的泪水,一边拿出一个上了锁的小铁盒,小心翼翼地打开后,拿出一张银行卡和一叠现金。

“现在好了,特别是这十多年来,党和政府给我们建了房、发了草补和低保等资金,还参加了医保。2016年,我们家有了生态岗位,在放牧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建设家园。仅今年2万余元的收入中,就有国家补贴的草补资金1.1万元,生态岗位还可以拿到9500元。”

说完,嘎央还领着所有人参观她家的暖棚。暖棚的铁桶里备足了嘎央一家过冬的面粉和大米,另一间暖棚里放了两大车牛粪。她告诉我们:“现在,我家仓库有粮,柜子有衣,卡上有钱,草场上有牛羊,房子安全舒适。买东西都是‘双联户’户长定期来家里问缺什么、需要买点什么。游牧的时候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也会来帮我们搭帐篷、拾牛粪,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扶,生活非常好。”

嘎央还告诉记者,她家即将搬迁到山南市贡嘎县岗堆镇森布日村。而嘎央家搬迁后,还可以在家庭原有生产资料不变、草补政策不变、国家原有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将家中的23头牦牛入股一村一合,由合作社的青壮年劳力负责放牧,彻底解放劳动力。

在记者以及核查组即将离开时,嘎央牵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党的政策太好了!请帮我告诉党和政府,我们吃穿不愁了,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了,谢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扶!”(记者 王晓莉 通讯员 王刘恩)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