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那曲1月21日电(记者 谢伟)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聂荣县这片2.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万多名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奋进、砥砺前行,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司+合作组织+牧户+培训基地+科研基地”的“嘎确模式”为蓝本,大力实施牧业产业,建设整乡联村合作组织,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产业发展蹄疾步稳,成效明显。
聂荣县抓住牧业根本和三产重点两个方向,强化县城牧业园区建设和公司化运作两个支撑,突出点、线、面三个结合,实现牧业转型升级、县城牧业园区起步、畜产品产供销一体、服务旅游等三产同步推进的产业发展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突出重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
在推进脱贫攻坚产业中,聂荣县发展全县合作组织共计131家(102家“一村一合”、10家“一乡一社”、11家农牧民施工队、1家嘎确牧场、1家帕玉合作组织、6家色庆乡原有合作组织),辐射带动群众3515户1.5万余人,占全县牧业总户数的46%,占全县牧业总人口的42.16%,全县贫困群众参加合作组织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合作组织实现创收2512.8万元。
聂荣县将帕玉合作组织作为牧业产业示范点,加大与自治区农科院的科技交流与协作力度,充分利用好“金牦牛”科技项目、“西藏特色家畜选育健康养殖”及“反季节育肥”等项目,积极引进推广科学养殖和加工技术,缩短牲畜生产和养殖周期,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整合各类资金9371.54万元,对嘎确牧场实施升级改造,实施生态养殖场、畜产品加工、饲草料加工、糌粑加工和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建设,把嘎确牧场真正打造成“公司+合作组织+牧户+培训基地+科研基地”的“五合一”脱贫攻坚产业扶持基地和生态养殖基地。截至目前,该基地带动贫困户32户75人增收;2017年投入2100万元实施牲畜寄养项目,在全县5个乡镇发展牧业产业示范户350户、示范点3个,通过寄养牲畜提供就业岗位,带动了238名贫困群众实现“不离土、不离乡”增收。
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聂荣县政府搭建平台,深化“农校”“农养”的市场订单式供应对接,共为5所学校和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提供奶制品3万余斤。同时,聂荣县抓市场营销渠道是脱贫产业打通对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通过采取活畜展销会、赛马物资交流会、参加市赛马节和畜产品展销会、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合作社+牧户+商标”的“品牌兴牧”模式及“公司+基地+合作社”的“订单扶牧”等形式,使群众通过畜产品销售直接获益,逐步实现畜产品向商品的转变,使牧民群众由单纯的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西藏那曲聂牌商贸责任有限公司对全县畜产品的包装进行“升级改造”,统一申请“聂”牌畜产品二维条码,申请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对畜产品的外售工作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品牌,并通过加工销售中心将全县偏远乡镇、村和无条件对外销售的牧户的畜产品进行订单收购,统一加工销售,既方便牧民群众,又进一步提升了聂荣县畜产品在全市乃至全区畜产品中的竞争力、知名度和市场满意度。
据悉,2016年以来,聂荣县累计投资4.77亿元实施49个产业项目,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75%。已建成的33个项目直接带动群众746人、年人均收入达4100元,间接带动群众1452人、年人均收入达3320元。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