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那曲

色尼区构建特色扶贫五模式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019年02月14日 08:3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本网那曲2月13日电(记者 张宇 王晓莉)近年来,那曲市色尼区以经济建设和产业扶贫为宗旨,做实做强扶贫产业项目,通过“五大模式”打造特色扶贫路子,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1+N”致富联合体模式。色尼区立足特色畜牧产业主线,采取“公司+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模式,打造“1+N”致富联合体,将畜牧业培育成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使牧民受益。目前,已建设销售网点4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寄畜户309户1215人,提供驾驶员、收奶员、制作员、销售员等就业岗位260个。

“租赁返聘”模式。公司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并吸纳贫困户务工,实行“土地租赁+返聘务工”模式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公司从群众手中流转荒地6039亩,打造成以人工种草、牲畜养殖、奶制品加工、饲草料加工、旅游体验及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嘎尔德畜牧业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养殖场实现就业人数36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数为26名。

“供岗培训”模式。以“产业+培训”模式,紧扣产业项目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带动贫困户就业实现增收。色尼区产业项目用工577人,如运输车队驾驶员、寄畜项目收奶员等,公司搭建“鹊桥”,实现“供岗就业”。

“筑巢引凤”模式。探索招商引资引领产业扶贫新模式,帮助提供场地、政策、资金等便利条件,实现产业带动精准扶贫。色尼区引进缘青、金圆、益胜等一批龙头企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06户1220人,构建“企业+牧户”模式,使贫困户在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增收。

“本土造血”模式。扶持引导乡镇经济合作组织、集体经济、致富带头人等市场主体,由“输血”式转向“造血”式扶贫,夯实和增强产业扶贫后劲。按照色尼区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由援藏资金划拨2000万元在色尼区农行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实施“一乡一品”产业项目;那曲市下拨产业扶贫资金1180万元,实施“一乡一社”产业项目,扶持引导乡镇合作经济组织20家。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