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
2018年,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那曲市以“综治挺在维稳前、综治为维稳打基础”为思路,不断强化“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推进了社会治理“四化”建设,创造了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建设“七个那曲”上贡献新力量
那曲市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用各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政法各部门的“辛苦指数”换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那曲市出台实施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把法治教育贯穿到教育就业、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纠纷化解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过程,以“细雨润无声”的方式让老百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提高群众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促进群众遇到困难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意识,推动形成更高层次的法治那曲。去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806场次,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万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2.2万册,悬挂横幅744条,举办各类法治讲座592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48.23万人次。
那曲市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出台实施了《那曲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办法》。切实加大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性格偏执人群的心理疏导,积极主动稳妥地解决合理合法诉求。去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共调处矛盾纠纷519起,调处成功499起,调处成功率96%。
那曲市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积极探索农牧区治理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各县区、乡镇启用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开设综治、民政、财政、社保、扶贫、卫生、户籍、司法等营业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形成“最多跑一次”的便民高效群众工作模式。一年来,共接待群众3.56万余人次,受理各类业务18600余件。
在办案质量大提高上有新作为
去年以来,那曲市制定出台了《六类常见刑事案件证据指引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时代新要求新提升”为主题的办案质量大提高活动,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期间,举办了为期9天的政法夜校,全市政法干警办案业务培训实现全覆盖。
那曲市以基层自治、群众自治为基础,发挥“红袖标”“双联户”作用,通过开展看家护院、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等工作,共同维护基层治安,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了“要我稳定”向“我要稳定”转变。去年以来,群众参与治安巡逻31万余人次,整治社会治安重点部位347处,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846起,收集社情民意2320条。
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稳定的新期待、新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持续深化系列基层平安创建工作,不断将平安创建延伸到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环节,以小平安积累大平安、以人的平安促进户的平安、以户的平安促进整个社会平安。去年,那曲市新授牌平安元素718个,摘牌处理23个,平安创建覆盖率达96%以上,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部门的满意度超过97%。
在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上有新突破
那曲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表彰大会精神,全面深化以联户平安、联户增收为重点,以联户扶贫、联户小康为核心的二十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支撑、创新举措。
那曲市以亲情相联、地域相联、行业相联为原则,科学划分联户单位,延伸拓展至机关、企业、商铺、出租房屋、搬迁户、流动人口等各个领域,实现了“双联户”服务管理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及时兑现五级“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双联户”奖励资金1049.61万元;层层审批落实104名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上“先进双联户”家庭直系子女公务员考试加分和3名符合条件的自治区级“先进双联户”家庭直系子女高考加分政策;落实全市联户长的补助资金2913.32万元。
一年来,那曲市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万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1万余份,受教育群众61万余人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近2万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2万余次,邻里间义务投工投劳4万余人次,捐助扶贫、救灾、助学等资金1067.1万元,帮助照顾孤寡老人、重病患者及儿童4543人次,组建各类经济组织和经济实体569个,带动致富近3万户19.9万人,实现增收5168.9万元,双联户长参与扫黑除恶打非之乱专项斗争宣传8320场次,提供各类问题线索77条。(记者 谢伟 王晓莉 张宇 万靖)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