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那曲

班戈县尼玛乡下地村监督委员才仁曲典:做新时代的新牧民

2019年07月18日 16:0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说起才仁曲典,在班戈县尼玛乡下地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早早地入了党,还成为下地村监督委员和“双联户”户长。

“他这个委员,可真是实至名归。”在村党支部书记阿努眼里,这个有着2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工作上尽职尽责、生活上乐于助人,是一个十足的“老好人”。

有一次,尼玛乡通知各村统计生态岗位名单,下地村的统计工作落到了才仁曲典肩上。为了不漏掉一个人,才仁曲典挨家挨户排查,工作量也无形中增加了好几倍。

当他将名单整理出来时,新纳入名单的牧民十分感动:“多亏了才仁曲典认真负责,为我们家帮了大忙。”可他却说,生态岗位补贴是国家的重要惠民政策,涉及到每一户牧民的利益,不能马虎大意,再辛苦也值得。

平日里,才仁曲典一刻也闲不住,他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的真心,尽全力帮村民做好事、办实事。

今年3月12日,八级大风“扫荡”了尼玛乡,下地村牧民斯朗家的帐篷被狂风掀起,家里的生活物资也被吹得四散横飞。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部分村民赶到现场时,斯朗家的帐篷已经被吹得很远。才仁曲典见状,不顾自己腿脚不便,带着几个年轻人追着帐篷跑去。

过了好久,当人们还在现场安慰着斯朗一家时,才仁曲典抱着沉重的帐篷支架在大风中艰难地往回走。看到才仁曲典单薄的身影渐渐清晰,斯朗的眼里闪出了泪光……

在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的眼里,才仁曲典是她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好帮手”。

“每次开村民大会,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文化室,打扫卫生、生炉子、烧水,做好会议准备工作;会议中,他认真聆听,积极发言;会议后,他注重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 驻村工作队队长巴桑德吉说,驻村工作队队员全是女性,生活上常会遇到困难,她不记得有多少次,才仁曲典抢过她们手里的水桶,帮忙把水缸打满,然后笑笑就走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才仁曲典和女儿仁增拉姆一家6口共同生活,主要依靠放牧和出售牛羊肉维持生计,人口多、劳力少,是女儿一家致贫的原因。他常常告诫家人,要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他常对女儿说:“在脱贫攻坚之路上,决不能拖了大家的后腿。”才仁曲典身体力行,每天带着家人外出放牧,并努力减少牛羊的死亡率。

才仁曲典告诉记者,女儿曾经在拉萨打工,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做事也很有主见,这令他十分满意。在父亲的影响下,仁增拉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在2016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村里大小事情她也主动参与。她说,要多向父亲学习,勤于做事、乐于助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在才仁曲典看来,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除了手脚勤快以外,还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慵懒散”思想。在一次“四讲四爱”宣讲活动上,才仁曲典结合自己的事例给大家讲解了精准扶贫、小额贷款、草场补贴、生态岗位补贴等相关政策,引起在场牧民群众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今后,要树立“安贫可耻、勤劳光荣”的思想意识,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真脱贫、 脱真贫;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的新牧民。

临别之前,才仁曲典对记者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一家尽早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记者 张宇 通讯员 游霞)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