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林建仁,是在拉萨那曲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拉那高中”)教务处的电脑旁。他戴着瓶底厚的眼镜,棕灰色的西服,笑眯眯的嘴角露出几颗牙齿。2016年8月,林建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西藏第六次工作座谈会和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指示,背起行囊,来到拉那高中开展教育援藏工作。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校教学手段落后,是林建仁援藏教育工作的“拦路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林建仁主动申请担任教务主任,勇挑被称为“学校夹心饼”的教务处重担,旨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信息化建设,为教学成绩提高和“智慧校园”建设尽绵薄之力。
援藏一年半,他借助浙江信息化教育资源,建成了拉那高中数字校园第一版,指导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首次运用电子排课软件,实现了学科课时编排更加合理化;优化考务工作流程,实现自动编排试场考生;借助数字校园平台和网阅系统,实现教学管理评价更加精细化,学科强弱项更加明确清晰。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从制度上激励教师发展,促进学校质量提升。积极推进“阳光自主式”课堂模式,注重生本课堂和启发式课堂的构建。针对毕业班工作,他建议开展教学诊断月、誓师大会、班主任研讨、考纲解读、仿真模考、多校联考等多样活动,从考试、心理、管理、教学、复习等方面点对点、面对面助力高考。除此之外,他的信息化教学系列讲座,犹如拨开云雾见天日,使拉那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改进,教育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大幅度提升。
在林建仁的领导和科室人员努力下,拉那高中数字校园平台得以建成,实现了学校多方面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与此同时,数字校园平台的建成还开创了拉那高中的多个首次,首次实现与杭州源清中学空中课堂的同步研讨;首次开展网络阅卷,指导教师运用数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诊断……在学校的工作上,他通常加班加点,从不抱怨,全心全意地为学校提升和发展默默努力贡献力量。
援藏期间,他所教的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他也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资助困难学生。在青年教师研训班教学中,他以生动案例和详实数据在备课、上课、教研、测验等环节逐步促进学校教师成长,成为老师的好朋友、好同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短暂的援藏时光里,林建仁无私奉献了他的聪明才智、奉献了他的青春热血,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记者 潘璐 本报通讯员 郝少奇)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