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那曲

“把群众的健康放在心上”——那曲市色尼区包虫病防治工作掠影

2020年08月06日 09:4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谢伟
分享到:    

近年来,那曲市色尼区坚持顶层谋划、高位推进,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色尼区争创西藏自治区包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方案》,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履职、全社会参与”的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格局。

色尼区首先组建了区、乡两级专业宣讲队,通过进牧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寺庙等形式开展专题宣讲630余场次;充分运用色尼区“五下乡”“四讲四爱”等宣讲活动,积极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宣讲讲座165次,累计发放宣传册、宣传海报75000余份、宣传语音台历750份;开通包虫病综合防治微信公众号,在重要交通要道设立宣传牌,在学校设立“空中课堂”等。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群众主动参与包虫病防控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

同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全力开展筛查工作,筛查期间还邀请杭州、嘉兴36名B超医生进藏协助开展筛查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筛查10.75万余人,采集血样样本4.84万余人次,筛查率达95%以上,确诊包虫病患者1021例。

按照应治尽治的相关要求,分期分类对1021例包虫病患者进行了手术和药物治疗,并定期开展跟踪随访,全程关注患者的恢复状况。

此外,严格落实流浪犬、家养犬管理制度,累计抓捕流浪犬7653只,其中,对6157只家养犬进行登记造册, 721只家养雌犬实施了节育手术。全面落实新生羔羊免疫“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要求。在实践中,色尼区初步摸索出了六项举措,确保了基层包虫病综合防控形成初步的长效机制。

为严控犬只繁殖速度过快,对雌性犬只实施节育手术,有效控制新生犬只数量。探索推行家畜病变内脏经济补偿回收试点工作,在冬宰期间由村兽医以每副40—50元的价格回收病变脏器,由乡镇兽防站统一深埋处理。投入175万元为牧户购买洗手池1172台,逐步培养群众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引导群众餐前便后洗手,有效切断了疾病传播。积极引入科技防控,联合中国华大基因对包虫病患者进行基因检测,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目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试验推行对符合条件的犬只进行智能项圈佩戴,并及时总结经验。将人工投药升级为自动定时投药。有效解决由于农牧民居住分散、地广人稀、天气恶劣以及民族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偏好等导致的驱虫投药客观上“不能投”、主观上“不愿投”、事实上“忘了投”的问题。

通过这些举措的切实落地,色尼区包虫病防治工作得到了有效治理:犬只无序泛滥的局面得到根本治理,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患病群众应查尽查、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助尽助,包虫病综合防治能力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群众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健康习惯逐步养成,“抓野犬、救病人、奔小康”已成共识。

色尼区区长赤来塔吉说:“把群众的健康放在心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将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列入政府日常化、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和推进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从根源上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健康生活质量,让他们更有幸福感。”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