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面包车,拉着牦牛奶,那曲市达萨乡人嘎达兴致勃勃地来到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嘎尔德基地”)。经过基地品奶师检测,嘎达送来的130多斤牦牛奶品质合格,全部验收通过。
“定期来送牦牛奶,每次能卖一千多元,算下来每年可以收入六七万元。”嘎达高兴地说。
嘎达所在的地方是亚寒带气候,属于高寒纯牧业区,过去,这里的老百姓过着传统的牧业生活,收入单一且不稳定。
不过,这几年,现状有了极大改变。随着西藏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嘎尔德公司”)的运营,这里的一切都在慢慢发生着改变:荒凉冷清已是过去式,生机盎然正是现在时。
“以前,牧场都是大家零散经营,牛奶不仅储存不方便,销售也没门路;如今,基地给牧民们都发放了保温不锈钢桶,运输方便,销路不愁。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奔向好日子的劲头越来越足了。”嘎达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西藏嘎尔德公司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走出了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释放增产增收新动能
草原辽阔、群山挺拔,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明媚的阳光拥抱着肥壮的黑牦牛。这里宛如一幅多彩靓丽的油画,让人流连忘返。
西藏嘎尔德公司的示范基地,即嘎尔德基地坐落于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
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强大支撑。
西藏嘎尔德公司是色尼区发展藏北牦牛奶业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家批准成立的牦牛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基地是我区重要的高原有机畜牧产业示范基地,。
发展的基础在产业,振兴产业的关键在创新。西藏嘎尔德公司自成立以来,着眼于推进色尼区乃至那曲市牦牛产业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公司着力在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牧户”的经营模式上下功夫、出实招。
公司主要负责采购、招工、基础设施建设、对接销售渠道等;基地主要负责原材料的检验检测工作、产品加工、产品研发、示范养殖奶牛、示范种植各类作物、培训员工等;农牧民合作组织主要为134个“一村一合”奶源基地,主要负责牛奶原材料检验检测、示范养殖牦牛奶牛和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牧户主要有本村养殖大户、个体养殖合作社等散户及“借畜还畜”项目贫困养殖户,主要负责向基地提供奶源。特别是“借畜还畜”贫困养殖户模式有效扩大了产业带动效益,贫困户通过把政府购买的奶牛和牛犊以10至20对为单位在自己家中寄养3至5年,寄养期间所产生的奶款等一切收益归自己所有的方式来实现增收,探索出了适合藏北牧区发展的“一十百千万”运营模式。
通过该运营模式,从牧业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相互有效对接,形成了色尼区牧业发展的特色产业链,逐步实现了畜牧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引领牧区群众新生活
普次仁是当地的一名脱贫群众。
过去,普次仁一家以放牧家中的6头牦牛为生,年收入仅9000多元。“之前,我们一家人住的房子周围没有路。如果遇上大雪,车辆开不进来,想去卖酥油、卖酸奶就成为了一个大麻烦。”
2017年,普次仁进行西藏嘎尔德公司。“我们七八名员工照顾600多头牦牛,在基地,过去独自放牧的生活被专业化的现代放牧技术所取代,开了眼界。”在这里工作,普次仁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活可干、日子充实了。
嘎尔德基地自2018年运营以来,借助饲草种植、牦牛养殖、原奶收购、牦牛奶加工销售、品牌打造等多种产业发展需求,带动了一大批当地群众通过融入牦牛产业发展利益链条获得了可观收益。
如人工种草项目种草期间,安排临时就业199人;经济作物项目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周边农牧民参与;牦牛奶牛养殖通过牦牛饲草喂养、防疫、挤奶、棚圈清扫、牦牛赶放、补饲等工作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96人;项目运营以来,基地扶贫建设工程项目累计分红52.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660人……
边巴原本是当地牧民,2017年来到西藏嘎尔德公司负责养殖奶牛。随着收入增加,边巴家盖起了两层藏式小楼,买了汽车。边巴说:“以前放牧一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如今一年可以拿到5万多元,增长了很多。”
截至目前,西藏嘎尔德公司已组建起100个奶源基地、3200余户牧民参与的全产业链,带动16256人就业,收购牛奶及肥料兑现2044.96万元,受益农牧民群众达14773人。
长期就业的人数还在持续增长,如同普次仁和其他人期待的那样,那曲草原的新生活道路正越走越宽。
打造产业发展新样板
那曲市海拔高、自然条件差。一段时间以来,这里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
不过,这里牦牛资源却得天独厚。牦牛产业是那曲市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之一。
近年来,那曲市色尼区充分利用藏北牦牛资源优势,以乳制品深加工为突破口,采取政策促动、资金拉动、示范带动等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嘎尔德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牦牛产业。
企业有活力,产业添动力。西藏嘎尔德公司正是致力于高端牦牛乳制品生产的龙头企业。
2017年以来,为有效推进现代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公司明确了基地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研、培训、产业旅游的“七位一体”畜牧产业发展模式。
同时,公司探索出了适合藏北牧区发展的“一十百千万”嘎尔德模式,即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十个奶源基地,十个奶源基地带动一百个村级合作社,一百个村级合作社带动千户牧民,千户牧民带动万头牦牛奶牛。通过该模式,从牧业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相互有效对接,形成了色尼区牧业发展的特色产业链。
目前,基地由牲畜养殖区、乳制品加工区、人工种草区、经济作物试验种植区、天然草场区五大板块组成,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公司的带动下,藏北畜牧业产业链初步形成,形成了一条以饲草种植、仔畜繁育、产奶、奶制品加工销售及牦牛育肥为主,政府引导、基地主营、群众参与的全方位牧业发展链条;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探索出了一条集牦牛养殖、原奶生产、奶制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群众勤劳致富意识进一步提升,通过租赁生产资料、创造就业岗位、收购原材料,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提升了群众现金收入,解放了牧区分散养殖所耗费的劳动力,激发了群众勤劳致富意识。
下一步,嘎尔德基地将成为综合性生态有机畜牧产业基地,通过探寻保护自然生态、调整生产结构、固化集约经营,依托“一村一合”、寄畜还畜平台,培育家庭牧场、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参与现代牧业建设,拓展牧业增收渠道,实现牧业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西藏嘎尔德公司的发展及运营打造 了藏北乡村振兴的新样板,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那曲市农牧区徐徐展开。正如嘎达所言:“有了这样的企业带动,农牧民不仅富起来了,农牧区的样子也有了大变化。”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