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那曲

那曲市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孔特特:最美逆行者

2021年08月04日 17:5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法制报    
分享到:    

7月1日,他有幸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他说:“深感无限荣光,更深感责任重大。”

巍巍高原见证执着,皑皑白雪映照初心。20年间,他从海拔3000多米的雅江河畔、到4350米的松多林政第一哨、再到海拔4530米的那曲。无论在哪里,他都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牢记一名应急人的职责使命,他是那曲市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孔特特。

“在检查站,不仅面临不法分子的危险,更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被称为“高原林政执勤第一哨”的松多林政检查站,海拔4350米,是林芝通往拉萨的必经之路,是原武警森林部队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执勤任务最重的执勤点。

十几年前,在高额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盗运木材现象猖獗,不仅扰乱了经济秩序,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2003年,是孔特特入藏第二年,从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林芝支队波密中队抽组进驻松多林政检查站,协助地方林业人员联合执勤。

有一次,和平时一样,孔特特吃完晚饭就回到了哨岗执勤,没过多久,来了一个从林芝到拉萨运输木材的车队。“十几辆车吧,我们需要一辆一辆检查押运的木材是否和审批单上的木材种类、数量一致。”孔特特回忆说。

正在他登记的时候,从车上下来了一位老板,边笑着边和孔特特套近乎。在婉拒之后,老板依旧不死心地“赖”在孔特特身边,边从右边口袋里拿出一沓装在信封里的钱边往桌上放着说:“军人同志,你看这么晚,我们车也多,你们这么累,这里有点儿小心意,你看……”

“你这是在侮辱我们!”孔特特对着老板大声道。语毕,就把钱退回给了老板,返回去检查车辆。

可怎么也没想到,恼羞成怒的老板直接上车,直直地向孔特特撞了过去。多亏及时躲闪,他才没有被撞上。随后,在林政和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老板被抓、偷运的木材被悉数追回。

像这样的事情,那时候经常遇到。孔特特说:“在检查站,不仅要面临不法分子的危险,更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常年平均气温零下5度,许多战士戴着皮手套,手还是被严重冻伤,嘴唇、脸庞、双手、双脚都有深浅不一的口子,流血、结疤,结疤、裂开……周而复始。几年来,孔特特和战士们顶着6级以上的沙尘、喝着雪山融化的冰水、承受10小时以上烈日曝晒,每天检查车辆上百台次。

几年来,松多林政检查站配合林政部门多次破获“假军车偷运”“废品掩运”“小车藏运”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让检查站成为不法分子不可逾越的钢铁屏障。

“干好每一件事,灭好每一场火、抢好每一次险,就是对党忠诚。”

2015年11月28日,山南市桑日县和加查县交界处发生森林火灾。孔特特从林芝跨区域机动至山南灭火增援,任务是扑打火场西线明火,严防死守、誓死保卫西线村庄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29日下午14时,由于火场风向突变,火势加大,之前扑灭的火点突然复燃,大火凶猛地向灭火作战人员袭来,火场情况十分危急。当时上级命令作战人员迅速带领西线群众向安全地带撤离,大部分灭火作战人员已经在带领群众撤离,但仍有十几名队员被困火场。

孔特特在安排人员带领群众撤离的同时毅然回到火场,寻找被困的队员。“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是我把他们带出来的,现在我也要把他们平平安安一个不少地带回去”。

“回到火场后我焦急地寻找着被困的队员,当时已经和他们失去了联系,最终在我们预先规划好的撤离路线上与他们会合了,但那时火已经烧过来了,再往回撤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第一个带头冲越火线,果断带领队员向提前预设的安全区撤离,借助附近裸露的岩石进行避险。

撤离不久后,孔特特回头看之前所处的位置,已经被大火包围成为了一片火海,“这次是我灭火作战以来最危险也是最紧急的一次,几乎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他说。

事后有人问他,你当时明明已经安全撤出来了为什么还要以身涉险?他说,“‘扛枪头、打火头、攻险段’是我们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如果在危险面前,我们共产党员不敢担当,不顾群众安危,只想着自己的生死,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2018年5月21日,林芝市米林县桑培村发生森林火灾,火线长达10公里,按照上级部署命令,他带领指战员经过近76小时的奋战,出色地完成了南线火头攻坚、北线民生目标防控等任务,为整场灭火救援取得全胜发挥了尖刀和突击队作用。

2020年4月14日17时35分,林芝市巴宜区尼西村突发森林火灾,远在那曲的他主动请战,千里机动跨区增援,连夜赶至火场、投入灭火战斗。受复杂地形影响,火场态势瞬息万变,他带领攻坚组打火头、攻险段、啃硬骨头,根据多年灭火经验判断,他迅速指引120余名参战指战员和300余名地方群众成功脱险。

“对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组织叫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干好每一件事、灭好每一场火、抢好每一次险,就是忠诚。”孔特特表示。

20年来,他先后参与灭火130余次,重大抢险救援90多起。他通过研究高原林区灭火新战法,探索总结出的接力式送水、泵车结合灭火等战训法,在总队得到推广运用。

用真情服务好驻地群众,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

“孔阿爸,你怎么还不来接我啊!”9岁的扎西江才拨通了孔特特的电话,撒娇地说。“阿爸忙完了,明天就来接你们好吗?”孔特特温和地说道。

扎西江才是那曲市色尼区洛麦乡孔武村村民,是孔特特到那曲任职后在驻地结识的新“家人”。扎西江才一家6口人,只有母亲白德一个劳动力,父亲因病无法出去打工,他是家中老三,大哥和二姐在那曲市完全小学上学,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孔特特二话不说,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他们的责任,每月拿出500元补贴她们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2013年7月16日,由拉萨开往林芝的旅游大巴车由于长时间下坡刹车失灵,大巴车开至松多河中避险,车上人员被困河中。虽然水不是很深,但7月的松多河水仍冰冷刺骨,车上的司乘人员只能打救援电话等待救援。

时任林芝中队中队长的孔特特正好在松多检查站检查工作,他当机立断组织检查站的官兵利用收缴的木材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搭建临桥帮助被困人员脱险。

2015年端午节,林芝市布久乡永久村突发洪涝灾害,多户居民民房被淹,凌晨两点,孔特特带领中队指战员到达现场后,连续奋战10余小时,帮助村民转移搬运青稞、家具、家畜等物资,抢救挽回群众财产约100余万元。在冰冷的水中站了10余小时后,孔特特的双腿已经失去了知觉,双手麻木,但面对被困老人,他毅然抱起老人,在及腰深的淤水和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行进……

在林芝任职期间,孔特特先后圆满完成“8·20”“10·11”等10余次抢险救援,被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亲切称为“尼洋河畔活雷锋”。

到那曲上任后,他带领指战员先后参加了8·20城市内涝抢险,317国道被困车辆救援等任务,被百姓亲切称为“金珠玛米”。

“看你一身的勋章,就知道你得到了很多;看你快掉光的头发,就知道你付出了很多。”从2002年穿着“橄榄绿”踏上雪域高原,到现在身着“火焰蓝”驻守藏北羌塘草原,38岁的孔特特已经在西藏高山林海坚守了20年。

20年来,孔特特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获评“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森林部队第四届“绿色卫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2020年,荣获第16届“西藏青年五四奖章”,被中宣部、应急管理部授予“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记者 王杰学 通讯员 甄小龙 杨发)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