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应急管理局将生活用电常识、草原防火常识、预防交通事故常识等15项常见灾害预防安全知识纳入应急广播节目内容,增强了群众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灾害自救和互救能力;
那曲市林草局积极与市创建办对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纳入应急广播节目内容,并通过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定时播发,进一步引导群众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切实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理念;
色尼区充分发挥城区人口密集、设备资源多的优势,持续开展“城区之音”工作,在每日固定播放时间点外,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优秀宣讲员、各行业专家等人群进行现场播音并面向城区广大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通过“城区之音”引导人民群众和谐稳定生活;
索县结合实际创建宣传思想新阵地,将317国道沿线村(居)打造为“应急广播空中红色长廊”,定期定时开展红色宣讲活动、播放优秀红色广播节目,切实让党的声音入脑入心;
……
那曲市创新载体打造特色示范样板,积极发挥应急广播独特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应急广播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与“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相结合,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相结合,与各成员单位业务工作相结合,与国家通用语言类活动和旅游领域相结合,制作推出一大批广大群众感兴趣、喜欢听、听得懂、用得上的节目内容。截至目前,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已累计播发《党代表传递党的二十大好声音》《安全用火,防范风险》《山洪灾害预防常识》等广播节目143911条次,播放时长达4716946分钟。
“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实施中,市广电局与县区,县区与乡镇、乡镇与村居层层签订《应急广播体系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切实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了应急广播体系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如期完成。”那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达珍介绍,2021年10月,全市建设完成县(区)级平台11个、乡(镇)级平台114个,部署行政村终端1190个和3个集中搬迁点村级任务。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项目达到国家《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白皮书(2020版)》和《西藏自治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等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要求,基本实现了县、乡、行政村三级贯通,综合覆盖、可管可控,全市县级应急广播建设覆盖率达100%。为有效提升应急广播的传播力、影响力,那曲市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点多面广优势,整合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资源,创新应急广播播发节目内容,着力打造农牧区主流宣传平台,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纳入应急广播节目内容中,把中央、自治区、市、县(区)新闻媒体和学习强国的优秀音频作品纳入应急广播节目内容中,并结合农牧民作息规律,优化日常播出时间,强化舆论引导宣传,帮助农牧民群众在工作生活之余了解国家大事、掌握政策方针、丰富精神生活,确保应急广播成为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的有效平台。双湖县县城居民次仁久美说:“每天广播一响,县城就热闹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很多政策信息,党的政策是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同时,那曲市制定了《那曲市应急广播运行播发安全管理周计划表》,要求各县(区)每周四前将下一周播发计划内容上报市广播电视局审查备案。制定了《那曲市应急广播运行播发安全管理登记簿》并统一发放,要求各级如实登记。市广播电视局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杜绝利用应急广播从事违法违规、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侵害公共利益和人民权益的不法活动,确保了应急广播安全播出。
达珍表示,下一步,那曲市将紧扣创建试点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创建全区应急广播体系宣传农牧民群众试点市各项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力度,确保各项试点任务有力有序高效推进;持续加大广播节目内容生产力度,聚焦人民群众愿听想听的内容,切实让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进一步充实应急广播创建办专班人员力量,明确工作任务分工,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确保创建试点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开展。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