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那曲

【“羌”和安多】看雁石坪法庭干警如何“牛”转乾坤

2025年01月23日 10:07    来源:安多县人民法院    
分享到:

“养了这么久的牦牛,没想到它们帮了我的大忙,终于把欠人家的钱还上了。”

一月的藏北安多,白天气温低至零下17摄氏度,寒风呼啸,风力常超六级。在雁石坪人民法庭的院子里,两头健壮的牦牛哞哞低吟,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两头牦牛,源于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原告三年前将一辆小型汽车出售给了被告,但被告却迟迟未支付购车款,之后更是如同人间蒸发,踪迹难觅,原告无奈诉至法庭。

法庭了解情况后,秉持着有案必立的原则当场受理案件。但在这片广袤无垠、地形复杂多变的羌塘草原上,寻找被告成为了一大难题。面对被告下落不明的现状,法庭并未采取公告送达、一判了之的做法,而是通过政法综合中心解纷联动协作机制和车载流动法庭“四步工作法”,迎着凛冽的寒风,毅然决然踏上了寻找被告的艰难征程...

“你说的我都懂,但我常年给人放牧维持全家生计,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还债......”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干警们终于找到了被告。然而被告表示经济状况窘迫,实在无力偿还债务。面对这一困境,法庭干警们没有简单地按照程序推进案件,而是从述纠纷、找焦点、讲情理、释法理、攻症结五步着手,设身处地帮被告分析利弊、权衡得失,最终被告同意交付两头牦牛以物抵债。为确保交易的公平和合法,最终双方约定在法庭院子里进行交付,法庭干警全程参与协助,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个看似平常的案件,背后却倾注了法庭干警们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这只是雁石坪法庭干警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面对高寒缺氧、环境艰苦异常等诸多严峻挑战,他们始终秉承“先锋在岗 法袍加身”的工作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龙会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