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多县玛曲乡杂那村,总有一个身影,进进出出,不停地忙碌着,来回搬运牧民群众所需的糌粑、大米、粮油、棉被等物资。
牧民群众总会亲切地称他为“小宋书记”!
从2024年5月驻村以来,安多县玛曲乡杂那村驻村第一书记宋诗海早已通过“四勤”——勤于学习、勤于调研、勤于锻炼、勤于笔记顺利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他说,更好地服务群众,就是他的本职工作。进入汛期,为保障自己所包联的13户牧民群众的安全与物资,宋诗海已经不知道来往于村乡多少次了,对群众的所需所求及时记到笔记本里,并积极协调拉萨爱心企业,为牧民群众争取到了50袋大米、100袋糌粑、40桶粮油、30床棉被等物资。他总担心不够,至今仍然奔波在群众摸排、物资统计、物资统筹的工作中。
图为宋诗海(左一)积极协调拉萨爱心企业,为牧民群众争取到了50袋大米、100袋糌粑、40桶粮油、30床棉被等物资。
他说,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出去全是办法。面对杂那村村道13处缺口、219处坑洼的现状,在与村“两委”的沟通下,他果断作出决定,带领牧民群众、志愿者及其他驻村队员共计92人,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路活动,共出动车辆32辆、铁锹20把、麻袋200个、钢铅10个、铁锤11个。经过两天的抢修,大家齐心协力,通过路面清理、材料填补、道路加固等举措,在和谐与共、团结干事的干群关系中,道路得以畅通,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他说,群众是亲人,我要尽我所能办实事。每次在入户调查中,他总会详细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详细了解存在的困难,并及时汇总,能现场解决的立马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及时记录,回到乡里后,立即联系协调。他总是鼓励群众要有攻坚克难的信心,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和工作,嘱咐大家要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富民惠农政策,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拓宽增收渠道,早日致富。
图为宋诗海(左一)走村入户,详细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包联驻村以来,宋诗海带领的驻村工作队始终注重了解民情民意,先后走村入户180多户,多次到13户包村联户家中了解情况,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及深刻体会记录下来,经常拿出来翻一翻,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他说,自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架起牧民与党委、政府的“心桥”,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的双赢局面,这才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