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拉萨1月19日电(记者 任晓攀)18日,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胡红在接受采访时说,2015年将以边贸、旅游发展为重点,努力把吉隆打造成全市旅游边贸带率先发展的示范区、中国蕃尼古道上的重要历史文化走廊、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名胜区、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的“桥头堡”和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
洛桑江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吉隆口岸实现中尼双边开放,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升格为国家级。2015年,扎实做好日喀则至口岸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南亚大通道,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力争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
在胡红看来,这些都与吉隆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吉隆发展的重大机遇。
“今年,我们将以口岸开放为依托,点、带、区互动,口岸开放与边境旅游、边贸发展、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想成相融相连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扩大中国与尼泊尔等南亚各国的发展与合作。”胡红说。
无疑,吉隆口岸的开放给吉隆县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外贸与边境旅游成为支撑这个边境县发展的特色产业。
在谈到吉隆口岸开放时,胡红提到了他自己观察到的四方面明显的变化。
一是,边境互市贸易更活跃。“2013年我们的边贸收入才1000万元左右,去年完成6.52亿元,同比增长326.14%,在三四个月内就发生了可谓是井喷式发展,也带动了贡当、达当这两个互市边贸点”胡红说。
二是,企业投资多了起来。“目前已与安鸿实业、宏绩公司、中石油日喀则地区分公司、地区烟草局和内地商家等40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最终签订意向合作书的有5家,资金总额约2.06亿元。”胡红说,2015年,要引进一家有实力企业合作,在吉隆镇建设一家建设国际物流仓储园区,推动物流业发展。
三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宽了。“虽然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的合作化组织,但是运输队、劳务输出队、特色产业开发等都应运而生。边贸和边境旅游是我们的特色产业,吉隆有很多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把这些展现出来,并结合老百姓自己种的花椒等林下资源,让老百姓吃旅游饭。”胡红说,2014年,吉隆劳务输出7921人,实现收入1642.58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98元,同比增长18%。2015年,还要成立一批劳动合作组织,就地转移劳动力。
四是,来吉隆观光旅游、投资的人多了。2014年,吉隆县接待游客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20万元,增长2140万元。“吉隆有很多文化旅游点,比如唐碑、帕巴拉寺等,又是一个边境县,去尼泊尔的路很方便,吸引了很多人到边境旅游和做生意,现在在吉隆很难再租到商铺了。”胡红说。
下一步,吉隆县将紧紧围绕建设“精品口岸、边贸兴县、旅游强县、产业富县、农牧稳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同时将旅游与边贸、文化融合发展。
吉隆县还将探索“离区免税”建设,逐步建立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打造南亚陆路贸易“桥头堡”。2015年,要实现边贸总额7亿元的目标。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吉隆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吉隆国际旅游精品小镇建设、吉隆吉甫旅游度假接待中心建设,通过争取国家资金、招商引资和试行景区收费等方式,引进企业对景区景点开发。2015年,要完成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0万元的目标。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