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四批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开展以来,桑珠孜区各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五项任务”,紧密结合驻点村实际,扑下身子,深入群众,立足基层,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驻村各项工作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年来,10个乡、2个街道办、74个村(居)工作队开办多次夜校班,2150名农牧民党员接受教育培训;
一年来,争取批复“短平快”项目51个,总投资2030万元,实现“短平快”项目全覆盖;
一年来,帮助村(居)解决突出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156件,投入资金210.73万元;
……
统筹服务强保障
早在第四批驻村工作队入住之初,桑珠孜区就对176名工作队队长进行培训,使其尽快掌握驻村工作的政策知识、学习借鉴前三批好的经验作法。
此后,桑珠孜区连续举办了诸如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成果展、“三大节日”座谈会、驻村工作推进会等系列活动,为驻村工作注入一剂剂“活力针”。
同时,桑珠孜区先后制定了《桑珠孜区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督导检查制度》、《第四批办实事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桑珠孜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目标责任书》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保障工作开展。
随后,桑珠孜区强基办各督导组以明察暗访形式开展督导检查,随查随纠、立查立改。据统计,一年来共开展督导检查101次,检查工作队912个次,对27个缺岗、脱岗工作队和58人次驻村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并处理。
一年来,桑珠孜区在强化督导检查的同时,还积极践行宣传服务宗旨。先后对甲措雄乡比杂村、联卓村,自治区公路局,东嘎乡曲木宗村等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医务人员为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了24场(次)免费义诊活动,为89人次的驻村干部提供了医疗服务。
拓宽渠道助增收
活动中,各驻村工作队通过理清思路抓发展,农牧民群众致富门路进一步拓宽,捷报频传。
桑珠孜区城北办事处驻彭确社区工作队结合社区发展特点,争取资金90余万元,建立了彭确奶牛养殖场。随着奶牛养殖场的发展,通过聘请工人及培育扶持养殖示范户,预计将解决就业60余人,人均增加收入1.7万余元。
桑珠孜区人社局驻甲措雄乡联卓村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将58名符合条件的群众送到技术学校,接受汽车、装载机、挖掘机方面的驾驶培训,不仅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还为增加群众现金收入,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木乡努林村地处318国道沿线,有着较强的地理优势。桑珠孜区纪委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通过与旅游公司合作,实施了“藏家乐”旅游项目。同时,吸纳努林村群众参与到“藏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来,实现每户年增收1.4万元以上。
一年来,桑珠孜区各驻村工作队共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383条,找准发展路子265个,制定完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62项,新组建2个合作社。
为民解难一家亲
活动中,各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走访群众,经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嘘寒问暖,为群众排忧解难,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
城南办事处扎西吉彩社区的普珍家2015年遇到了一道大坎。丈夫因车祸致残,17岁的儿子次平不幸患重病,急需前往内地医院治疗。庞大的医疗费、交通费、食宿费,让普珍束手无策。日喀则市政协办公室驻村工作队得知后,自筹资金5000元,并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为普珍一家预支3万元的医疗费和救助金2000元,为她家雪中送炭。
桑珠孜区卫生局驻曲布雄乡岗西村工作队结合自身行业优势,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素养卫生整治活动。现场为459名群众义诊送药,发放卫生健康手册300余份,为100余名群众纠正了生活陋习。
一年来,桑珠孜区各驻村工作队慰问五保户、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和“三老”人员5110人次,发放慰问金或慰问品价值248万元,组织群众劳务输出2355人次,增加现金收入524.3万元,开办学前班43个,500余名学前儿童受到启蒙教育。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