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日喀则

日喀则市绘就产业发展新蓝图

2016年10月18日 10:2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刘金鹏
分享到: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富则群众富。

产业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有力支撑。近日,日喀则市召开产业发展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再掀思想大解放,努力开创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日喀则提速跨越、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支撑。

“我们就是要立足日喀则丰富的农牧、矿产、文化、旅游、边贸、能源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资源大市向产业强市转型,为和谐文明幸福美丽日喀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如此介绍道。

理念新颖 科学谋划

日喀则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全区的人力资源大市、农牧资源大市、南亚商贸资源大市、文化旅游资源大市、矿产资源大市和清洁能源大市。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等问题。

正基于此,日喀则全市上下一心求发展,集思广益,提出了产业大发展的新理念。即,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方向,以优质资源为依托,以改革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要素整合、品牌打造为重点,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区域间合作、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重点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张延清介绍,具体来说,就是发展壮大珠峰有机种养加业、珠峰特色旅游业、珠峰天然饮用水业、珠峰优势矿产业、珠峰特色手工业、珠峰清洁能源业、珠峰南亚物流业等七大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突出市县乡三级产业基地建设、园区建设、旅游目的地建设、水产业建设、矿产业建设、民族手工艺平台建设、清洁能源地建设、口岸前沿区建设,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支柱产业,切实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经济发展优势,真正实现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强市转变,农牧资源大市向农牧产业强市转变,南亚商贸资源大市向南亚商贸产业强市转变,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变,矿产资源大市向优势矿业强市转变,清洁能源大市向清洁能源产业强市转变。

定位准确 强力推进

思路清,更要重落实。

记者了解到,日喀则市将更新观念,把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化建设相融合,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合力攻坚、强势突破,力争全市产业发展“一年大突破、三年大提升、五年大跨越”。

全市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资源换资金,以开放促开发,以让利促发展,重点引进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项目,着力形成引进一个大项目、跟进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的良好格局;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和发展实际,坚持本土发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培育基础条件好、发展前景好、带动效益好,有市场开拓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加工流通能力的现代化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快速发展。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注重以品质树立品牌形象,以规模助推品牌发展,以创新保持品牌活力,以“互联网+”扩大品牌影响,打造一批以“珠峰”命名、在区内外享有盛誉、市场优势明显、增值潜能巨大、带动群众增收作用突出的知名品牌、高端品牌;在创立自主品牌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来日喀则市投资兴业,借脑生智、借风扬帆、借船出海、借势发展。

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虎山告诉记者,通过强力推进,力争到2018年,全市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产业支撑体系初步完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新增3—5家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规模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打造3—5个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到2020年,全市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行业管理体系和创新体系健全完善,新增5—10家规模上亿元的龙头企业、15—20家规模上千万元的企业、100家规模上百万元的企业,打造10个以上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七大产业 特色鲜明

如何把日喀则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优,正是日喀则产业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日喀则将大力发展七大产业。

壮大珠峰有机种养业。充分发挥日喀则发展生态有机农牧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坚持高端定位、优质优价,突出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做大、做强、做深、做优生态有机种养加工业。

壮大珠峰特色旅游业。围绕自治区将日喀则打造成为珠峰生态旅游文化圈的定位,依托日喀则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坚持特色、高端、精品,大力实施“旅游转型升级”工程,着力将日喀则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自然与文化旅游目的地。

壮大珠峰天然饮用水业。立足日喀则丰富的优质淡水资源,以300万—500万吨饮用水生产规模为目标,坚持发挥优势、品牌引领、市场主导、有序开发,努力将日喀则建设成为全区乃至全国天然饮用水重要供应地。

壮大珠峰优势矿产业。以扎布耶盐湖锂矿、谢通门雄村铜矿、昂仁铅锌矿、仲巴硼砂矿等优势矿产开发为重点,加强技术攻关,推动矿产资源集约、科学、适度、高效开发,着力打造安全、绿色、和谐、民生矿区。

壮大珠峰特色手工业。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产品与旅游结合,发挥传统技艺优势,适应市场消费需求,搭建产业平台、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设计水平、丰富产品品种,努力提高特色手工业产品附加值,推动特色手工业长足发展。

壮大珠峰清洁能源业。依托日喀则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坚守底线,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壮大珠峰南亚物流业。坚持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立足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低碳物流和智慧物流,真正将日喀则建设成为面向南亚的物流业基地。(王杰 拉巴桑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