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专业合作社在日喀则市的各乡村还是个新鲜事物,而今却已是遍地开花。一个个小小合作社,搭建起致富大平台,托起了农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梦。
在聂拉木县乃龙乡,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如何脱贫致富?一直是个难题。
2012年,乃龙乡发生了一件大事——刚满24岁的阿旺扎西团结带领32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成立了农牧民劳务输出合作社。
谈及建立合作社的初衷,打工多年的阿旺扎西告诉记者,聂拉木县地处偏远,乡亲们只能到外地务工,基本都是单兵作战,凭运气、干零工,有时运气好碰到大活,也没实力干,要在竞争激烈的劳务市场站稳脚跟,必须要组建成立一个团队。
当阿旺扎西把这个想法跟乡亲们一说,立即得到大家的支持,2012年,乃龙乡农牧民劳务输出合作社正式成立。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对象”的经营模式,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自我发展,自我滚动”的原则运作。凭借多年的务工经验,凭借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凭借合作社的团队优势,阿旺扎西带领合作社成员迅速在拉萨火车站立稳了脚跟,从事物资的装卸工作。
这样一来,参与合作社的农牧民群众月人均收入达到3000多元,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就此打通。
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缺乏资金购买设备,只能通过人工装卸货物,人员较为辛苦且工作效率不高。2015年,聂拉木县政府出资100万元为合作社购买了叉车、运输车等专业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天可以多装卸4个火车皮的货物,一年就增收了48万元。
2016年初,乃龙乡劳务输出合作社又在聂拉木县扶贫办的扶持下,与西藏林瑞达物流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
由于合作社始终坚持“工作高效、保证质量、遵纪守法、客户满意”的工作原则,保质保量完成承包的各项工作,从没出现任何盗窃行为和扰乱治安的事件,不仅拿到了西藏林瑞达物流有限公司和其他单位颁发的各项奖状和奖励资金,还为承揽日喀则火车站发送物资业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龙乡劳务输出合作社在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不忘带领农牧民群众共同致富。
6年来,合作社累计为社员带来直接现金收入500余万元。目前,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壮大,该合作社还在乃龙乡开办了小型餐饮、小型工程承包、短途运输等业务,以此解决其他无法长期外出务工群众的就业问题。同时,每年组织慰问本村五保户和残疾人员,积极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
如今,身为合作社的负责人,阿旺扎西不断查找合作社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改善与提高。
阿旺扎西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积极主动适应市场,不断提升找准和抓住市场机遇的能力,更多地借鉴先进管理办法和经验,不断提升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带领乡亲们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好。(记者 陈林)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