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聂拉木县聂拉木镇江岗村成立藏式家具厂,去年产值达238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图为工人正在制作家具。
定日县岗嘎镇脱贫致富带头人旦增欧珠于2013年成立残障人士民族手工业合作社。近年来得益于一系列精准扶贫利好政策,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产品销路逐渐拓宽,吸引了定日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就业。图为旦增欧珠正在介绍合作社产品。
近日,白朗县万亩枸杞生态观光产业园进入采摘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曾经的荒滩变身果园,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持续稳定收入……
白朗万亩枸杞生态观光产业园可以说是日喀则市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日喀则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关键之举,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全力推进,重点发展群众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种养加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日喀则市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9个,完成投资34.82亿元,受益5.6万人。
因地制宜,引导产业错位发展
以白朗县为核心打造万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辐射带动桑珠孜区、江孜、拉孜等县区;以桑珠孜区、南木林、江孜为核心打造万亩苗圃基地;以岗巴县为核心,辐射带动定结、亚东、萨迦、康马等10个县区……
“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按照这个基本思路,日喀则市全力布局七大产业,大力发展有机种养加业、特色旅游业、天然饮用水业、绿色生态业、特色手工业、清洁能源业、南亚物流业。
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规划与产业组副组长卜朝志介绍,“近期看,一些产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增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扶贫产业不能盲目跟风。为了尽可能避免产业同质化发展,日喀则市结合特色产业资源禀赋特点,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实施产业错位发展战略。”
按照“有好的市场前景,有好的经营主体,有好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好的科技支撑”“四要素”要求,日喀则市对产业扶贫项目层层筛选论证把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县扶贫产业项目库。
据了解,2018——2020年计划实施脱贫致富产业项目231个,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50770人,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项目57个,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7155人。
突出效益,坚持大小项目结合发展
白朗县蔬菜大棚总数达5367座,参与农户达3200余户,全县蔬菜产量8000万斤,销售收入过亿元,带动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帮助1000余人实现脱贫。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种植的数万亩牧草如今已成为当地农牧民的“致富草”,万亩牧草已带动百余人就业……
“一人富了不算富,众人富了才是富。”
在珠峰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为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在增加农民收入的“牵引器”作用,形成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的“集团”效应,日喀则市坚持大小项目结合发展,使产业项目能够尽可能覆盖全市贫困人口,确保遍地开花。
一方面按照打造七大产业的要求,积极遴选带动面广、前景好、对全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产业项目,确定了岗巴羊、牧草产业、青稞精深加工、边贸物流等重大项目;
另一方面,根据各县区现实需要,也筛选确定了一批“短平快”但是带动效益明显的小型产业扶贫项目,做到大小结合、全面覆盖。
同时,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多次召集行业部门和12县区分管产业负责人对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项目进行了层层论证筛选把关,12个深度贫困县区初步确定产业扶贫项目142个,总投资34.92亿元。
目前,日喀则已经启动“十三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体规划中期调整评估和产业精准扶贫规划项目调整工作。
用活政策,强化利益联结机制
仁布县康雄乡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市珠峰扶贫开发公司融资1000万元,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有效解决了合作社资金瓶颈。
通过升级,该合作社制作的细褐羊毛织品、藏式服装、藏式卡垫、藏式包、羊毛布料在日喀则市、拉萨市及网上平台均有销售,年销售收入达235万元,纯收入达135万元,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68人实现脱贫。
为用好、用活、用足金融扶贫政策,日喀则市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助推全市产业脱贫工作。
2016年整合市级各种涉农资金1.19亿元,2017年整合市级各种涉农资金1.5亿元,重点支持计划摘帽县产业扶贫开发。
在创新产业扶贫投融资模式上,出台了《日喀则市“政府风险补偿资金+银行信贷”支持扶贫产业开发的实施办法(暂行)》,与七家商业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市县两级成立了19家扶贫公司,共注入6.58亿元的风险补偿基金来撬动信贷资金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截至目前,日喀则市落实扶贫产业项目银行信贷94笔,信贷金额10.71亿元。
同时,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多种模式,以入股分红、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加现金收入,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日喀则市正举全市之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靶向治疗、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补齐工作短板,真正将扶贫扶到“点子上”“根子上”,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产业花 开遍地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日喀则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关键之举,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全力推进,重点发展群众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种养加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