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亚东河畔的下司马镇珠居村村委会灯火通明,老远就能听到嘈杂的谈话声和爽朗的笑声,进屋一看,满屋子的人聊得正火热。
10月22日晚,珠居村“党情讲习所”第一堂课正式开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十分关心西藏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民生产生活,特别是总书记亲自给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是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高度肯定……”珠居村离退休党支部书记、74岁的旦增加布以《我与改革开放40年》为题,通过自身经历讲述了新旧西藏对比、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村子里的新气象、新面貌。
“我给大家算笔账,这几年我们的边民补贴从1700元涨到2700元,据说今年还要涨到3700元,五保户供养经费每年有4940元,教育‘三包’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啊!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如今,我们亚东县已经脱贫摘帽,未来的日子美得很!”旦增加布打开话匣子,越讲越来劲。
“这都得感谢中国共产党,我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都想明白了、看透了,烧香拜佛求不来幸福生活,还得跟着共产党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74岁的拉增接上了话,“这两年,我们聆听各种宣讲,更加了解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为西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心里有了底,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现在,村里开办‘党情讲习所’,我不光自己要来学,还要让子女们也来学。”
话音刚落,65岁的村民桑杰多吉插话说:“我们回报党的恩情首先要邻里和睦,维护社会稳定,还要发挥边民优势,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老党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村干部……各行各业人员都能参与讲课,大家可以互动交流,谈体会、说想法、话未来。
珠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拉姆次仁告诉记者,今年1月,村里组织每周一次的“圆桌大家谈”,村民畅所欲言,寻出路、谋发展,在此基础上,又开办了“党情讲习所”,希望用群众的语言,讲群众的事,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和过好今生幸福生活中。
据亚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蒲晓彬介绍,下一步,“党情讲习所”将会在全县全面铺开,力争使之成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学校,凝聚起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广泛共识,汇聚办好西藏事情、做好西藏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夜渐深,气温骤降,但珠居村村委会里却是热情不减,村民们越谈越起劲,越聊越高兴,更显得屋里温暖如春。(记者 陈林 楚武干)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