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驻村工作队为村委会购买了新办公桌椅和新电脑,真的很感谢他们,以后要经常来学习。”坐在新买的办公桌旁,用着新电脑,南木林县南木林镇雪麦村老党员旦增难掩心中的喜悦。
强基础、利长远,这是一项重大战略工程;聚人心、促团结,这是一项重大政治工程;促发展、惠民生,这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千名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挥洒激情,在群众身边发光发热。这是一支身兼多种身份的“集团军”:党恩的“宣讲员”、党建的“指导员”、维稳的“战斗员”、致富的“参谋员”。
自第七批干部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日喀则市各驻村(居)工作队紧紧围绕新时代干部驻村“七项重点任务”,大力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带着为民情怀,奋战一线、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努力工作,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使命担当、青春汗水践行忠诚、履行重托、抒写情感,驻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当好“政策宣讲员”
增强群众感党恩意识
在仁布县贡热村,入户调研中宣讲十分钟、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后宣讲二十分钟、召开村民会议时宣讲半个小时的三种宣讲模式搞得有声有色;在萨嘎县,实行“帐篷驻村”模式,驻村干部跟着群众走……
全市各驻村(居)工作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牧场帐篷,面对面向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全市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半年来,全市各驻村(居)工作队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26666场次,受教育群众172.69万人次,举办专题讲座985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7万份,开辟专题宣传栏6207期;宣讲强农惠农富农政策14300场次,受教育群众159.65万人次,发放各类惠民宣传资料52.63万份;全市262211户群众家中悬挂了领袖像。
与此同时,各驻村(居)工作队还把“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各种宣讲活动。例如,开展“党的恩情怎么报”群众性演讲比赛、新旧西藏对比故事会、美丽乡村清洁活动、文明村、文明家庭评选创建……
“我一定要做一名爱国爱教的僧人,永远跟党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更没有今天的幸福美满生活。”萨嘎县如角乡江查嘎日追寺僧人吴坚洛桑听完宣讲后,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写道。
当好“党建指导员”
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根基。
全市广大驻村干部始终坚持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加强村(居)“两委”班子建设,帮助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大力实施“万名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协助做好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指导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和议事办事程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萨嘎县,驻加普村工作队协助村党组织在各放牧点调整设立4个党小组,还编制了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手册(藏文);在谢通门县,驻仁钦乡工作队组织党员集中开展学党章党规、重温入党誓词、交纳党费、家家户户挂领袖像、广播响起来等活动;在亚东县,驻帕里镇三居委工作队组织村“两委”班子开展藏文输入法培训;在定结县,驻陈塘镇工作队组织农牧民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
半年来,全市各驻村(居)工作队举办2625期党员培训班,培训人数47119人次,讲党课6520场次;为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上党课1.72万小时,上政策理论课1.78万小时,经培训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360人;帮助解决村级组织工作经费57.7万元,村级组织办公设备经费145.66万元,协助村(居)“两委”班子开展活动9509场次;帮助驻在村(居)健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规章制度3034个,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2370个,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规章制度2332个;协助村(居)党支部发展党员2265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95万件。
当好“脱贫先锋队”
拓宽增收致富门路
扶贫困、惠民生、促发展,这是驻村工作的一个重点。
全市广大驻村干部自觉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神圣职责,入户走访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同时,积极想方设法上项目、办产业、搞培训,想“点子”促发展,并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使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确保实现早解困、真脱贫、能致富、奔小康。
驻谢通门县仁钦则乡夏麦村工作队以食用菌种植项目为抓手,激发农牧民群众自我脱贫的决心;驻吉隆县吉隆镇热玛村工作队发挥地理优势,实施野生花椒种植;驻拉孜县拉孜镇夏杂村工作队利用本村耕地面积大、农田灌溉条件好等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驻桑珠孜区年木乡罗林村工作队实施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租用41户农家客厅、集中修建锅庄舞表演场、银饰产品加工销售及农牧民特色产品销售点等场所,解决了40多名群众就业难的问题,每年收入达20万余元……
半年来,全市各驻村(居)工作队队员包户帮扶贫困户13596户50553人,帮助贫困群众研究制定帮扶措施6159条,梳理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0227个;帮助村(居)“两委”班子制订实施年度脱贫计划1958个;从各渠道争取项目592个,投入资金20021.01万元;帮助驻在村(居)兴办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就业带动强的集体经济实体378个,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249个。
仲巴县那久乡贡东村贫困群众久美高兴地说:“驻村工作队为我们做了太多的事情,他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能让我们竖起大拇指,说一句‘哑咕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