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日喀则市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结构优化调整,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
完善制度管人才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
日喀则市积极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保障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为确保把各类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日喀则市每年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加强顶层设计,总结经验,部署策略,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日喀则市人力资源专项开发资金管理办法》《日喀则市“珠峰英才”选拔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统筹、搞活、用好社会各类人才资源。
此外,日喀则市要求每年每县至少成立一个乡镇人才工作服务站,探索基层人才服务方式。同时建立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每人联系2至3名日喀则优秀专家人才机制,收集意见,解决困难。通过举办“珠峰英才”表彰大会、人才论坛等活动,在全市范围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广大人才为建设日喀则贡献聪明才智。
多措并举育人才
医疗和教育人才缺、水平低是日喀则市发展面临的一个短板。
为补足这一短板,日喀则市紧紧抓住医疗人才和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契机,深入开展师带徒、以院包科、以校包科行动,大力培养本地人才。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二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伍共带教本地骨干156人,培训本地医护人员15400人次,外派跟班培训本地骨干60多人。
近年来,日喀则市累计培养1347名本地医疗教育人才,提高了全市医疗和教育水平。
同时,日喀则市优先开发培育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培训研修、外出学习、挂职锻炼、学历教育等方式,分类型分层次进行人才培养。
日喀则市积极推进关键岗位干部定期交流,2016年以来累计选派553名市县乡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为培育党政领导人才提供锻炼的平台;挂牌成立5个日喀则唐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设立5000万元创业创新扶持资金,举办短期技能培训班和职业教育等建设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大力开展“千人计划”“万人计划”“西藏特培”“西部之光”以及实施青年拔尖英才、青年创业英才、青年唐卡文化英才等中长期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等,培育“高精尖缺”人才。
千方百计引人才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作为第19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李志军没想到刚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住房以及家具、电器、床上用品等生活必备品就已安排妥当,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为打造良好的“聚才”环境,日喀则市着力在“外增动力”上狠下功夫,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发展、评价机制。
日喀则市首先从搭建事业平台、提供创业扶助等方面入手,制订有吸引力的引才办法,定期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到内地高校引进紧缺人才,2015年以来共引进工程建筑、医疗卫生、农林牧水等各类急需紧缺人才989人。
为打通初中高层次人才上升渠道,确保人才留得住,日喀则市逐渐形成了以优秀人才库为基础、以享受日喀则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为中层、以“珠峰英才”为最高荣誉的市级人才评价、激励、管理、服务体系。并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中央、自治区、市人才政策,宣传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日喀则市将以更加开明开放的姿态,广开才路,招贤纳才,努力把日喀则打造成更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为推动日喀则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记者 陈林 楚武干)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