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日喀则7月1日电(记者 陈林)今年以来,日喀则市拉孜县从制度建设入手,采取“培训、帮扶、管理、定岗”四项有力举措,积极引导和激励农牧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做好“培训”,让普通党员有技能。拉孜县充分发挥县委党校、新时代“讲习所”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整合县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局、司法局等培训资源,坚持把政策理论学习与农村实用技术相结合,把学习文件与讲授党课相结合,通过专题讲座、实践锻炼、外出考察等形式,使广大农牧民党员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长技能。截至目前,先后选派60名村干部参加区内外举办的各类履职能力培训班。
做好“帮扶”,让贫困党员有信心。结合“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交朋友”等活动的实施,拉孜县积极开展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活动,走村入户慰问年老多病、因残致贫的老党员,严格按照政策落实帮扶措施,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同时,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生产经营头脑和致富门路的党员,采取“精神上扶智、经营上扶能、发展上扶业”的办法,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着力提高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的能力。2019年来,累计为178名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发放慰问金11.4万元。
做好“管理”,让流动党员有组织。拉孜县扎实推进“党员找支部、支部找党员”活动,充分利用藏历新年、农忙时节党员返乡的有利时机,对外出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清理并登记建档。通过创建流动党员微信群及定期电话联系等方式,抓好流动党员的思想教育和沟通交流,让流动党员随时能感受到组织,能依靠组织。同时,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参加党内组织活动和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切实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和党性意识。
做好“定岗”,让无职党员有作为。拉孜县积极开展农牧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党员的年龄、能力、特长等情况,为合理设置党员岗位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按照“按需设岗、因人选岗、以岗定责”的原则,合理设置惠民政策宣传岗、卫生环境管理岗、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岗等15个岗位,并与农牧民党员签订《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责任书》,引导无职党员在带领致富、倡导新风、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