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尽管肢体残疾,但我们也要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去奋斗,去争取,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在第29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现场,旦增欧珠铿锵有力的话语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旦增欧珠是日喀则市定日县残疾人手工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今年5月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记者也是在“助残日”活动上认识了这个拥有“大梦想”的“小个子”。旦增欧珠给记者讲了几个自己的故事,几乎勾勒出了他的整个人生。
打工的故事
我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个子矮矮的,身材小小的,所以村里人都会叫我“旦增咕咕”,意思就是小个子旦增。
由于残疾,从我出生的时候起,家人就为我发愁,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甚至连饭都不够吃。
所以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想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8岁那年,我和村子的叔叔们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但因为年纪太小,又有残疾,没有人愿意雇我。后来,身上的最后一分钱都花完了,只能靠着同乡们的救济回了家。
2000年的6月5日,在我刚满18岁的时候,我在镇子里的一家温泉度假村工作,当服务员。第一个月,我只领了150元工资,钱虽然很少,但我知道,这是通过劳动得到的报酬,我能够自食其力了,我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样靠自己生活。
当服务员的六年,我一边做好自已的工作,一边也开始想方设法学习。为了学会识字,我就把书本藏在自己的枕头下,每天晚上当别人睡着后,我都会拿出来自己温习。为了学说普通话,我就抓住一切机会和汉族旅客多说话。慢慢地,我学会了阅读藏文和汉文,还学会了讲普通话,对旅馆的经营也有了信心。
创业的故事
2006年,我决定创业了。我拿着省吃俭用的2000元钱开办了一家家庭旅馆。这家旅馆规模很小,只有150平方米,4个房间,服务员也只有我和妻子两个人。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一个残疾人能够开好旅馆。
但我就是不服输。旅馆刚开业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我和妻子不得不咬紧牙关,艰难经营。
旅馆开办当年我就收入了3万多元。用这笔钱,我给阿妈盖了一间新房,也是从这时候起,我终于可以和贫困说再见了。
开旅馆创业的经历把我的眼界打开了,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我的性格开朗了,这时的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珠穆朗玛峰是我们日喀则最好的品牌,每年都有很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我就想,为什么不能生产一些有藏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卖给游客呢?于是,我就在珠峰脚下建起了第一家旅游手工艺品店,又招收了7名会编织的缝纫员工,他们全都是残疾人。
旅游手工艺品店刚开办的时候,我们只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洗漱包、背包和钱包,没想到非常受欢迎。渐渐地,我们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销量也越来越大,我们会把各种具有藏族特色的图案花纹加入到自己的产品中,这样就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藏族同胞,了解藏族文化。
合作社的故事
2015年,我又成立了“岗嘎镇残疾人民族手工业合作社。我的想法很简单: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人强了不算强,现在党的扶贫政策这么好,党委、政府对残疾人这么关心,我也要帮助身边的贫困残疾人。
在残疾人民族手工业合作社里,除了手工艺品编织外,还有木家具加工、农机具维修、房屋建筑等,我也开办了一所培训基地,专门帮助残疾人和贫困户学习技能。
我招收了很多贫困残疾人加入到这里,为他们免费提供吃住、培训和生活补助,现在我们合作社已经由最初的7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6人,其中有36人都是我们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像牧区的残疾人索朗、德吉央宗,他们原来靠乞讨为生,通过在合作社接受技术培训,外出创业,现在都买上了小汽车。聋人阿妈努增,在合作社的照料下,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不再无依无靠。还有贫困户曲宗的孩子,也在合作社的帮助下,顺利考上了大学。
原来大家都叫我“旦增咕咕”,现在都叫我“旦增欧珠”,因为他们知道,旦增欧珠虽然是小个子,但是却有大梦想。旦增欧珠是个聪明的人,跟着旦增欧珠走是不会错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