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日喀则7月10日电(记者 陈林)近年来,江孜县坚持把科技支撑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促进农牧经济提质增效。
江孜县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科技惠农行动,选派310名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开设“流动课堂”,面对面、手把手地演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防旱防汛等实用技术,传授科学施肥施药方法,开展科技宣讲、科技服务620余场次,为农牧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种养殖技术服务,邀请“三区”科技服务人才、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兽医师专家,在19个乡(镇)建立灾害疫病防范管控机制,做好各种灾害疫病的预测预报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以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为契机,江孜县积极推进重点科普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争取科技专项资金976.93万元,建成以科技成果转化、农牧技术应用、科技人才培养等众多职能于一体的农牧业综合基地13个,充分发挥基地的产业培育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技服务组织、企业等经营管理主体的建设力度,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走多样化经营之路,保障基地持续良好运营。
江孜县加快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良种青稞、优质马铃薯、“两羊两牛”、传统藏鸡等种养殖试点工作,选育出经济效益好、适合江孜县生长的优质品种,总结推广高产、高效的种养殖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培训、项目倾斜,打造精品农业种植、技术牧业养殖、特色手工艺品三类品牌,持续推动农牧产品的深加工、细加工。重点扶持阿香大蒜、扎西洁白糌粑、协玛氆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运作规范、实力雄厚、前景较好的产业合作社和个体企业,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提供专业培训、信息服务、产品生产、产后销售的服务,培育特色产业,塑造知名品牌。
江孜县加快农牧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群众互帮互助团体组织建设,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对全县农牧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进行梳理,对产业相同、功能相近、地域相邻的合作社或协会进行整合,发挥各自在种产销环节上的优势,实现技术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培育成熟的、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加强同其他县市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借鉴枫桥经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科技共同创新,近年已引进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并成功实践灵芝人工栽培技术、藏红花人工栽培技术。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