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孜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06亿元,年均增长9.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27万元,年均增长8.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52亿元,年均增长1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45元,年均增长11.72%,位居日喀则市前列。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动力不断注入、绿化行动深入推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这是一份江孜县“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交出的成绩单。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十三五”以来,江孜县把握机遇、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树立了江孜发展历程上新的里程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江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以来,江孜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经济保持稳步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牧产业革命稳步推进,大力推广良种种植,全县粮食产量累计达6.81亿斤,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区产粮先进县”;珠峰绵羊、奶牛养殖、农畜产品初深加工等产业初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市级、县级龙头企业达12家,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达8家;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累计接待游客164.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17亿元。
城乡发展协调推进。投资3.86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9个,县城道路、给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深入实施危房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升级工程,不断深化人畜分离和“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改革动力不断注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乡镇全覆盖;农村土地改革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一站式”服务功能显著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累计完成招商引资23.31亿元。
对口支援成果丰硕。上海市浦东新区先后投入3.81亿元实施援建项目99个,高质量打造小康村示范点,推进各领域友好合作与人才交流,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为江孜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大助力。
生态环境保护再创新佳绩
宗山脚下、年楚河畔,杨柳成行、绿荫蔽日,大片大片的肥沃湿地,吸引了候鸟来此栖息,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景。
江孜县坚持环境就是民生,坚守生态红线,实施生态工程,确保生态环境得到高水平保护。
重点河流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空气质量达到Ⅱ级以上标准;高质量整改落实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意见46项;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持续开展危险废物整治与重点领域环境监察执法,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关,及时排除各类环境隐患。
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与湿地综合治理保护工程,植绿护绿累计达11.09万亩,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村43个。
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年楚河流域得到综合治理,非法开垦、非法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得到依法查处;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生态补偿脱贫政策有效落实,城乡环境实现网格化管理。
思想文化建设再谱新篇章
近几年,江孜县积极打造旅游品牌,达玛文化旅游节享誉全区,加大《欢乐达玛节》《朗萨姑娘》《歌舞集——极地踏歌》等文艺精品供给,江孜抗英遗址、帕拉庄园等重点文物得到修复利用,接待区内外媒体1800余人次,生动讲述江孜故事、传播江孜声音、展示江孜形象。
江孜县坚持“管肚子”“管脑子”同频共振,巩固思想文化主阵地,广泛凝聚思想共识。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层层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持续抓好“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文化市场安全清朗、文明健康。
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站),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实现全覆盖,村村组建文艺演出队,组织开展农牧民运动会、“五比”竞赛等系列群众性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有效满足。
民生保障工作再上新水平
统筹整合资金12.12亿元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难题,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1582.01元增加到2020年13760.13元,年均增长54.13%,江孜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坚持困难麻烦由政府解决,把方便实惠送给群众,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江孜县在保障民生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
群众增收得到持续保障。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保姆式”“一站式”就业服务,“八个精准”、“4321”结对帮扶助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订单式”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8%。
民生事业实现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教育“五个100%”目标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江孜高中升学率年均95%以上;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实现网格化覆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各族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持续攀升。
党的建设质量再上新高度
江孜县还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改革发展稳定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紧抓实“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两学一做”等党内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组织建设全面提升,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实施党建“111”、基层党建“十二件实事”和党建“四项提升工程”,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各领域党组织覆盖率,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387个,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彰显。
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好干部“三个特别”要求,树立“能上能下”的鲜明导向,开展干部选拔任用22次,自主开展各类培训51期,严格政治标准发展党员1190人,各级党员干部为民解难事办实事1600余件,开展结对帮扶30000余场次。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积极发挥县委巡察利剑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累计受理问题线索441件,追责问责55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1人,挽回经济损失1023万元。
蹄疾步稳谋发展,笃行致远开新局。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江孜县立足于资源禀赋和特点优势,以广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科学确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重振与提升江孜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地位和影响。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