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日喀则

江孜县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现场学习教育

2022年01月26日 11:1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本网日喀则电(记者 陈林 汪纯)在全区深入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之际,1月20日,江孜县组织县四套班子前往年楚河治理江孜段和北干渠开展实地教育,追寻奋斗足迹、重温红色历史,用前辈的创业精神锤炼新时代优良作风。

江孜县四套班子一行首先来到年楚河治理江孜段,跟随退休老书记达瓦片多沿河重走奋斗轨迹,驻足察看工程建设简介,认真聆听事迹讲解,追忆火热奋斗年代。

上世纪70年代末,为彻底解决年楚河水利设施滞后、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在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和日喀则地委的领导下,江孜县8000余名干部群众勇上年楚河滩,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其艰苦的生产条件下,克服资金不足、物资紧缺、技术薄弱等重重困难,自带工具、自备口粮,顶烈日、战严寒、斗洪水,经过2年的艰苦奋斗,垒石筑堤39公里,沿河实施植树造林3万多亩,完成年楚河江孜段治理工程,结束了年楚河畔的洪涝史,从根本上改善了江孜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随后,大家来到江孜北干渠,察看水渠布局和运行情况,认真聆听达瓦片多老书记的深情讲解,深入了解北干渠建设背景和艰辛历程。在物资匮乏的改革开放前夕,面对县内灌溉水源区域分布不均的现状,江孜县委团结凝聚干部群众,用最原始的工具,在陡峭山间徒手凿石、打钎挖渠,硬是凭借着钢铁般的双手在半山腰开山引水,成功开凿车仁至藏改段骨干水渠,开垦和改进良田15万余亩。经后续延建,北干渠现已建成总长33.39公里,有效覆盖5个乡、16个行政村,实现农田灌溉6万余亩,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幸福水渠”。

瞻仰江孜两大惠民水利工程,共同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一届又一届班子,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创造性兴修水利,前瞻性提出“科学种田”,大搞基本农田建设,带领人民群众用勤劳的双手把江孜建设成为西藏的粮仓、全区的先进标杆。

最后,大家来到老一辈革命奋斗者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江孜县老常委会议楼,寻访足迹、瞻仰荣誉。江孜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县四套班子成员面对鲜艳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并发放记录江孜老一辈艰苦奋斗历程的珍贵史料《高天厚土》。

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这次实地教育进一步筑牢了信仰、砥砺了初心、洗礼了灵魂,在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过程中,将大力实施江孜县“名城振兴工程”,带头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担当作为,用实干笃行时代使命,用奋斗创造人民幸福。

责任编辑:刘琳琳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