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拉萨的气温较低,基本上每天的温度在零摄氏度左右徘徊。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带来的不仅仅是银装素裹的美感,也带来了些许寒凉。如何抵御寒冷?靠运 动?天气太冷,很多人不愿意出门,再加上缺氧,运动比较吃力,所以大家的运动量较小;靠吃?是个不错的方法,改良自己老家的特色吃法,参考本地居民的饮食 习惯,掌握在高原地区冬令进补的节奏。
以肉食为主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本地居民以肉食为主,农牧区的蔬菜、水果很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逐渐改变,向着营养均衡、科学化发展。但是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依旧延续传统,以肉食为主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在当地离不开肉食,形成了以牛、羊肉为主的饮食习惯?这与人们所在的气候环境有关。海拔高、早晚温差大、寒冷、缺氧这样的气候环境决定了生长在这里的人们的饮食习惯,即通过摄取高热量的食物增加身体对高寒环境的抵抗能力。
据记者了解,在本地,牛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做成包子、饺子等,也可加入萝卜、冬瓜等清炖,另外可把牛肉风干。在现在这个季节,涮羊肉、吃火锅等也成为了大众的首选。
牛、羊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肉质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能够补充身体所需,但是,牛、羊肉虽好,也不能多吃。据卓玛医院藏医科医生卓玛介绍:“在冬天寒冷的时 候,可以偶尔吃一次。但不建议多吃,因为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对于肾脏、胆等部位有疾病的人而言,更应该少吃。另外,高血脂的人群也应该减少羊肉的食用。 冬季进补,牛羊肉虽好,也要注意食材的搭配和烹饪方式。牛羊肉属于酸性食物,经人体消化后会使人体血液偏酸性,出现胃酸过多、便秘、疲劳等症状,尽量选择 温和清淡的炖法,适当加入萝卜、冬瓜、土豆等蔬菜,中和酸性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酥油茶营养价值高 饮用需适量
说到酥油茶,几乎每一个来拉萨的人总是会很热切地想尝尝这是个什么味儿。当然每个人的反馈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好喝,有人却怎么也喝不惯。酥油茶的主要原料 是酥油、牛奶、盐。单是了解这些原料,就知道酥油茶的热量很高。在冷天喝上几杯,确实能感受到浑身暖洋洋的。酥油茶营养丰富,喝习惯了就会觉得醇香美味。 其味道浓厚,可以压住酥油、牛奶的膻味。因为食用肉食,身体所需的维生素无法得到补充,而酥油茶和甜茶的存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无法从肉类得到的维生 素,多由茶叶来补充。
据卓玛医生介绍,在高寒缺氧环境下多喝酥油茶能增强体质,喝后能御寒,是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饮料。酥油茶中的主要材料酥油,不仅能补充能量,还能起到滋润脏腑、皮肤的作用。
虽然酥油茶的好处很多,但是因为其偏油腻、热量高、含盐分,所以并不是人人适合。在寒冷季节,从事强体力劳动时,可多喝些;病人或病情恢复期间食欲差者,为提高机体免疫力,尽快恢复体力,可根据实际情况多喝些酥油茶。平时我们主张定时定量地喝酥油茶。
在这里对于甜茶就稍做介绍。甜茶不仅得到本地人的青睐,也受到了外来人群的喜爱。几个朋友喝上两磅甜茶,晒着太阳,一天的时间过得相当惬意。但是甜茶也要适量,尤其是有高血脂的中老年人群,过多饮用可能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建议多喝白开水。
青稞酒、糌粑 不可不说的青稞
据卓玛介绍,酥油茶配上糌粑,这可是经典搭配。早上起来喝一杯酥油茶,吃几口糌粑,不仅一天的精力有了保证,这经典搭配也有助于养生。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 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地区,长寿老人多偏爱酥油茶与糌粑。据了解,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β-葡聚糖的具体 作用,主要表现在可通过减少肠道黏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和间接抑制致癌微生物作用来预防结肠癌;通过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合成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控制血糖防 治糖尿病。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
在冷天如何御寒?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喝酒。众多的专家和学者也一直在探讨喝酒的利与弊。常年喝酒的人肝脏不好,肝硬化、酒精肝等多多少少都与喝酒有关。但是,这并不能“一刀切”,完全否定喝酒,“饮酒适度”更符合现实。
白酒的酒精度数过高,不仅容易醉,对身体的损害也较大。因此,可以选择折衷的方式。青稞酒闻名遐迩,在拉萨更是颇具市场。商场、超市有卖,自家也可酿造。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青稞酒分为一等品、二等品,度数不高;而自家酿的青稞酒,在餐桌上也能共饮。据卓玛介绍,青稞中所富含的β-葡聚糖、钙、磷、 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等矿物元素都对人体有益。此外,在青稞酒中配上红糖或者酥油,能够缓解失眠状况,改善睡眠质量。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