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房产 > 家居装修

了解这些猫腻 让家装预算不再涨

2015年03月21日 10:3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记者 朱雪慧
分享到:    

    没签单前,业主们都是上帝,签单开工后,业主们往往由上帝变得连普通消费者都不如。甚至更多时候,还得弯下腰,去求着装修工人。况且,装修还是一件“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事情,一旦动起来,业主们的地位立马变被动。对方想着法子从你的口袋里圈钱出去。只是,有些高明的工人会让你的钱花得心甘情愿一些,有些不怎么高明的工人,圈钱的法子直白了些,往往就会给业主心里添不少堵。

    移花接木 明降暗升“送优惠”

    “我做得了主,要是能赶在这个月底开工的话,就可以给你打9折。”这是一家装饰公司的设计师面对客户时说的话。报价8.6万元,打9折下来,是7.74万元,装饰公司还四舍五入,算给了业主7.7万元。然而,这笔预算原本的数额只有7.5万元。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设计师告诉记者:“原来算了7万5,老板不同意,又调了调,再打个折,业主好接受些。”

    无论背后的故事有多曲折,这前后抹去的近万元,让业主王女士舒坦了不少,签合同时也少了些犹豫。

    先把价格暗自升上去,然后再依靠“优惠”“打折”的名义降下来,实际上原封不动,甚至还略有上涨。

    这一点在消费的任何一个行业内,都是屡试不爽的把戏。装修报价也不例外。

    拉萨少了内地那种“XXXXX元包XXX平装修”之类的疯炒噱头,装饰公司之间也不会有着明显的价格竞争。不过,“优惠”的名目俯拾皆是:“定装修,送XXX平方米的地板”,“周年大酬宾”,“送XX平方米的墙纸”……简直不用动脑子就能想出一串点子,要的就是你把合同签了,装修款的50%或者60%就可以进装饰公司的户头了。面对如此的涨价方式,消费者甚至还有一种无招架之力的感觉。

    处处小心 陷阱温柔不胜防

    家装公司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减料”。一般处理墙面时,挑腻子粉比挑乳胶漆更仔细。“腻子粉往往要刷好几遍,却很少有人重视。”被人忽视的地方,最容易做文章。比如:滑石粉是混腻子必不可少的原料,算价钱时是按每袋18元算的,可市面上3块钱一袋的有的是。

    按每户用量60袋至100袋计算,千把块钱可轻易得手,可等你住进去以后会发现:“人家的墙四五年了还是老样子,怎么我家的才半年就起皮?”

    做家具用的三聚氰胺饰面板,分柳桉芯的、杨木芯的,压制时的压力也大小不等。在拉萨,便宜的二三十元就能买到,贵的七八十元一张。

    “一百多的,从内地运到拉萨,已经属于比较好的了。”业内人士吴先生如是说。

    不过,你要是真去市场上转一圈,看着板子里头像蜂窝似的,卖家会告诉你是“为了防潮才特意做成这种样子的,压得死死的会变形。”你还好意思再问外行话吗?

    木工板是个大头,一户用量在50张上下。杨木芯的30多元一张,高档的柳桉芯每张卖到100元到130元,中间档次杉木芯的,也要80元到100元。账是按中高档用材算的,里头的瓤子可是低价货,谁让你不懂,又是几千元没了。

    对于许多初次装修的业主而言,在请装修公司为房子做预算时,觉得装修价格还可以接受,谁知工程开始后,对方就不断增项追加预算,甚至把一些费用较高的项目分拆成好几个小项目,而此时业主已是骑虎难下。

    边干边增 家装预算慢慢涨

    “哎呀!上次忘了算窗套了!”装修过程当中,出现这种“意外”再普遍不过了。

    业主李先生的装修经历颇具代表性。与之相似的,还有“忘了算门套”、“玄关怎么没考虑”、“这里不妨加个柜子”等等临时出现的“疏忽”或“建议”。历时一个半月的装修过程中,李先生几乎两天就要听上一回此类话语。

    其实,人家早就晓得这些项目应该做,当时就是不跟你说,一旦说了,总价自然就上去了,把你吓跑上哪赚钱去?

    当初的报价,人工是17000元,包括厨房及卫生间的吊顶和水电基础处理,墙面9000元的乳胶漆及人工费,还有辅料。其余的主材都是李先生自己采买。总价是双方商定的,具体项目的价格,人家也会给你一份明细。

    黑字白纸,这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少可能被隐蔽的项目。甚至,施工队伍的工长还颇为贴心地告诉李先生:“你的这个房子不需要吊顶,但是那个顶上我们将四个角都做了弧度处理,这样看起来不是那么生硬了。当然,这个是免费的。”

    而到底要花多少钱得等工程结束再说。

    这不,人家笑容可掬地把尺子递到李先生手里了:“师傅,你自己量一下,总共有多少平方米的墙面刷了乳胶漆。”原先估计100平方米建筑面积只有160平方米墙面的,怎么成了240平方米?多出的80平方米总不能让人家白刷吧?你就赶紧按每平方米18元再掏钱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