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汽车 > 维修保养

欧盟标签法实施在即 中国轮胎业面临考验

2015年03月21日 10:30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记者 刘红霞
分享到:    
    自轮胎特保案之后,我国轮胎行业又将迎来一次“大考”。

    据悉,2012年11月1日起,欧盟绿色轮胎标签化法案将正式执行。该法规规定,在欧盟销售的轿车胎、轻卡胎、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轮胎的燃油效率、滚动噪声和湿滑路面抓地力的等级。目标是到2020年欧洲能源消耗减少20%。实行轮胎标签制度,核心是推广绿色轮胎,同时也是世界轮胎工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目前中国轮胎的年产量约占世界轮胎总产量的1/4,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制造国、出口国和消费国。2002-2012年,中国轮胎产量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出口量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已成为我国出口轮胎的重要市场,绿色轮胎标签法的推出对我国轮胎行业造成沉重的打击。按欧盟绿色轮胎标签法的规定,我国出口欧盟轮胎有将近5成不达标,标签法树立的市场壁垒严重阻碍了国内轮胎企业的出口。

    据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对全国载重胎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约30%的载重胎达不到欧盟第一阶段滚动阻力的最低要求,70%达不到欧盟第二阶段滚动阻力的最低要求。据了解,轮胎标签法对轮胎的制造工艺,尤其是高性能橡胶生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轮胎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生产产品质量低下。同时,较低的进入门槛和激烈的低端竞争使得轮胎企业利润低下,其主要通过扩大销量,提升业绩。”李宇恒表示,欧盟绿色轮胎标签化法案的实施,将会对我国出口欧盟的轮胎造成极大影响。

    有业内人士表示,欧盟实施轮胎标签法,是在倒逼中国轮胎业进行洗牌。然而,行业洗牌的一个结果便是导致落后产能的离场。

    “不过,危机也是机遇,此次欧盟轮胎标签法的实施在给我国轮胎行业造成沉重打击的同时,也敲响了产品质量的警钟。”李宇恒表示,欧盟实施轮胎标签法也将促使我国轮胎行业提升技术实力并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以生产出优质的轮胎应对欧盟的贸易壁垒。

    有业内人士也指出,行业洗牌可以让国内轮胎远离各国启动贸易壁垒的底线,释放出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也更有利于本土品牌轮胎的成长。因此,对于欧盟新规,国内检验检疫部门给出的建议是:企业应积极应对、提高产品性能;同时加快开发国外新兴市场,推行“多元化”战略。

    李宇恒则建议,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应对、调整战略是可选的方式。一方面,国内轮胎企业应加强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占领欧洲市场;另一方面,进行战略调整,积极开发新市场,实施多元化战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