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汽车 > 维修保养

开车与保健 天天开车的人最易血糖升高

2015年03月21日 10:30    来源:青年时报    
分享到:    
    时报讯“30年间,马路上开车的越来越多,骑自行车和走路的越来越少,人行道越变越窄,行车道越拓越宽。”上周六,省医学会举办了杭州地区2012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现场,浙医二院内分泌科主任谷卫表示,这些变化直接反映了如今市民的运动量急剧下降,间接导致肥胖、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呈年轻化趋势。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专家呼吁,年轻人要改改不运动的日常习惯,平时出门少开车。

    机动车道越宽糖尿病风险越高

    30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涨9倍

    据2010年3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9240万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前期人群已经达到了1.48亿。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上周六上午,在省医学会举办的杭州地区2012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讲座上,浙医二院内分泌科主任谷卫,向在场的听众展示了几张照片,照片上是30年前的城市道路和现在道路的具体变化。

    “30年前,城市的马路远没有现在的宽阔,基本上以单车道为多,马路上的车辆屈指可数,行人出门以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或是走路为主。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开车的人越来越多,骑自行车或走路的人却越来越少;如今,城市的马路越拓越宽,基本上都是三车道、四车道,人行道变得越来越窄,一眼望去,马路上全都是熙熙攘攘的车流。”谷卫说,这30年来,城市道路发生了显著变化,日益增加的车水马龙、越变越窄的人行街道、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越来越少,说明汽车已经日渐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根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上世纪80年代,糖尿病发病率还不到1%,30年过去,如今已经骤升至10%。谷卫说,现在的人出门习惯以汽车代步,尤其以年轻人居多。开车时坐着不动,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中心型肥胖,而肥胖会影响人体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导致胰岛素发生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昨天,记者到各大医院的内分泌科问了一圈,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近年来,糖尿病发病明显呈年轻化趋势。

    浙医一院内分泌科主任李成江说,前几年,30岁以下得糖尿病的患者并不多,一年下来不会超过100人,但是去年,医院内分泌科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中,30岁以下的患者将近300人,增长了好几倍。医护人员发现,这些年轻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平时动得很少,而且以开车的居多。

    李主任随手翻翻病历,就找出了一个典型例子:患者钱先生,27岁,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有五六年了,每天上下班都是开车,到了单位也整天坐着,运动很少。一米七多的个子,体重却达到180斤。前段时间到医院体检,检查出了糖尿病。

    “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发群体。但是近年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得糖尿病的越来越多,我在门诊中遇到最年轻的才十多岁。”杭州市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马丽珍说,尽管没有具体关于糖尿病的流行病调查数据,但是在门诊中发现,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正在逐年递增。

    “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比较多,如遗传家族史、病毒感染、吸烟酗酒等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不良生活习惯。”谷卫说,肥胖、长期摄入热量过多、缺乏运动,最容易导致糖尿病高发。

    马丽珍说,年轻人得糖尿病,主要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其中缺乏运动是关键因素。而且很巧的是,门诊中年轻糖尿病患者中,十有八九都是开车的。

    杭州市三医院副院长吴佳丽说,医院经常接诊到年纪轻患上糖尿病的病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因为长期久坐而导致增加糖尿病患病几率,一个人长期久坐缺乏活动,外加摄入过多高脂、高糖、高蛋白及高糖类食物,血脂高了,就会导致人体代谢等多种功能发生紊乱和改变。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因此发现糖尿病要及时给予治疗。”吴佳丽说,无论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或是慢性并发症,都会造成病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甚至造成残疾或过早死亡。其中,微血管并发症造成的尿毒症和失明的几率,比非糖尿病人要高20倍左右。大血管并发症造成的心脏、血管、脑组织等损伤,也比正常人增加了3至10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